痉挛性斜视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孕妇左侧卧位或可增加先天性肌性斜颈CM [复制链接]

1#


  有项研究从产科角度调查母婴的情况,探讨先天性肌性斜颈(CMT)的发生原因。此研究对38例患有CMT的新生儿及母亲,进行多因素的综合分析,其结论是孕妇持续长时间采取左侧卧位可增加CMT的发病率。

肌性斜颈

背景资料:


  除外难产、臀位和双胎的病例,去除混杂因素,仅研究孕妇卧位与新生儿斜颈的关系。选择孕妇胎位为头位,分娩方式为自然顺产或剖宫产且患CMT的新生儿42例作为观察组,同时择其邻床正常儿44例(有相同的胎位和分娩方式)为对照组。对两组新生儿及其母亲的年龄、遗传史、孕期经过、孕妇卧位习惯、孕周、分娩方式、羊水量、脐带、新生儿体重、性别等诸多因素进行详细调查并记录。有38例完成了随访。患儿斜颈部位::左斜28例,右斜10例。

肌性斜颈

研究结果:


  表1可见,有斜颈和无斜颈者母婴比较,唯孕妇的卧位因素差异显著,其他因素均无显著性差异,斜颈组孕妇尽量左侧卧位和经常左侧卧位所占比例明显增大,而无斜颈组孕妇随意卧位所占比例较大,差异非常显著(P0.)。

肌性斜颈

讨论:


  发现先天性肌性斜颈已数百年历史,但确切病因目前尚不清楚,由于多数发生于难产、臀位产,最早认为是产伤引起血肿纤维化,或肌肉损伤后肿胀,静脉回流受阻发生缺血性挛缩。也有观点认为胸锁乳突肌发育紊乱有关,而非创伤。还有学者通过对患儿肌电图检查,发现有胸锁乳突肌肌源性损害,认为CMT病因是由于胸锁乳突肌静脉回流障碍,导致肌肉变性,随后被纤维和脂肪组织所取代,出现肌挛缩和收缩力降低所致。


  本研究对象已除外臀位、双胎及难产者,斜颈原因不可能为产伤所致。本研究经多因素分析显示斜颈与孕妇卧位有关。左侧卧位有很多优点,可防止子宫右旋,避免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利于胎盘血供。但调查中发现,许多孕妇因认为左侧卧位对胎儿有益,因此强迫自己持续采用左侧卧位,有相当一部分孕妇叙述,只要自己卧床休息必然采取左侧卧位,除非睡着了不能控制,只要一醒来,马上采取左侧卧位,经常在很累的情况下亦努力坚持。推测在这种持续左侧卧位的情况下,必然引起胎儿宫内姿势固定,胎头偏向一侧或过度侧屈,胎头姿势不良,阻碍了胸锁乳突肌的血循环和静脉回流,导致其发育不良。随意卧位的孕妇,采取仰卧位时大多会感觉到胸闷不适,必然取左侧或右侧卧位,卧姿比较灵活,有利于胎儿宫内自由活动,避免人为造成姿势固定,理论上应对胎儿有利。当今孕妇把胎儿看的很重,自己亦查阅相关资料,之后片面理解,不能辨证分析问题。本资料调查中发现孕妇通过看书得知孕期应左侧卧位者占40%,听从医生建议者占54%,仅有6%的孕妇是习惯左侧卧位。


  本资料通过对CMT患儿及其母亲调查分析,建议孕期采用左右侧卧位均可以,为防子宫右旋,左侧卧可稍多于右侧卧,但不可强行长时间采取左侧卧位,还应以孕妇舒适为宜。


  此研究属于小样本的研究,目前尚不能下肯定性结论,仍有待于进一步讨论和研究。

参考文献

王翠兰,颜惠,李宗芳,等.孕妇卧位与新生儿先天性肌斜颈的关系探讨[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15(1):92-93.

延伸阅读

1

小儿肌性斜颈的诊治

2

祝贺《小儿斜颈软性颈围的设计与临床应用》培训班成功举办

3

斜颈的常见问答

儿童发育障碍康复中心

传播儿童发育障碍性疾病等相关知识与资讯

爱心传递希望

长按
  儿童发育障碍医院儿科开设的专科门诊,以国际康复质量认证CARF为指导,运用ICF康复理念,规范管理、运营及服务流程,搭建以患儿及其家庭为中心,跨学科、标准化、持续性的医疗康复服务体系。同时,逐步与国内外机构和专家建立战略合作支持,以保证专科的技术、服务和质量得到持续提升。最终,建立以提供高品质儿童发育行为及儿童康复服务的领先医疗专科。


  儿童发育障碍门诊为儿童和青少年提供一站式、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服务。专科门诊拥有跨学科团队,包括儿童保健科医师、发育行为儿科医师、小儿神经内科医师、儿童康复医师、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语言治疗师、心理治疗师、音乐治疗师和传统医学治疗师组成的诊疗团队。


  专科门诊为高危儿、婴幼儿和儿童提供生长发育监测、营养评估和膳食指导、神经与心理发育评估、家庭教养指导等健康管理;同时提供先进的儿童发育行为和儿童康复诊疗服务,尤其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抽动障碍、语言发育迟缓及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自闭症)、生长发育落后、全面发育障碍、排泄障碍(遗尿症/便秘)、斜颈、步态异常、吞咽障碍、学习障碍、脑瘫早期识别与诊断、认知障碍等方面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优势。

医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