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挛性斜视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dquo财经论道rdquo第 [复制链接]

1#

作者:孟生荣

国产医疗器械企业起步较晚,和国外比有较大差距,如何在进口产品的狭缝中生存发展,是摆在每一个国产医疗器械企业面前的问题。本文我梳理了国产医疗器械企业的几种竞争策略,并指出不同竞争策略的主要风险,以及选择竞争策略的考虑因素。

高举高打(学霸策略)

所谓高举高打,就是正面进攻。好比*事上的会战,比的是双方的兵力、武器装备、后勤补给。对企业来讲,就是主攻产品核心技术,将自己产品的技术保持在世界领先水平。拿人们比较熟悉的手机行业为例,手机最核心的是CPU,华为通过自己多年的努力,做出了能够媲美高通的麒麟芯片,从而具备了与苹果正面抗衡的能力。

国产医疗器械企业采用这个策略的不多,比较典型的如联影。医疗影像设备被GPS垄断,国产大多在低端市场艰难生存。联影却走了一条不同的道路,主攻高端市场,产品向GPS看齐,通过多年的努力,目前看来已在高端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我把这个策略比喻为学霸策略。学霸的思维方式是什么?简单粗暴,那就是暴分。学霸进入一个行业的方法是什么?考取知名大学相关专业,得到尽量高的GPA,读到硕士或者博士,最好出国留学深造,并把该拿的执业证书都拿到。

学霸策略的主要风险是能力不足,通俗的讲就是当学霸太难。学霸策略对个人能力要求高,且周期长,花费大。这个世界学霸是少数,如果普通人自不量力,以为自己是学霸,结果能力不足,很容易中途被拖死。

降维攻击(学渣策略)

我第一次听到降维攻击一词,还是来自于一位学长。他给我打了一个比喻,老鼠要怎么战胜人?就是把人从地面引到下水道。地面是三维空间,人比老鼠高大,老鼠自然不是人的对手。但是下水道空间狭小,可以看作二维空间,在下水道里高度优势失效。这就好比*事上的肉搏战,一旦进入肉搏战,武器装备上的优势就完全无法体现,取胜的往往是装备落后的一方。

对企业来讲,降维攻击就是避免与行业领袖在高端市场比技术,而是在低端市场比价格。也拿人们比较熟悉的手机行业为例,比较典型的是小米。在小米搅局以前,智能手机是苹果三星的天下,价格高高在上,技术遥遥领先,国产手机那时候又称山寨机。小米发现低收入群体对产品技术要求不高,他们需要价格便宜的低端智能机。那个时候小米并没有技术,但掌握低端技术的供应商很多。于是小米顺利切入了低端智能机市场,而苹果却并不能与它竞争,因为低端机市场中技术优势完全体现不出来,而比拼价格自然不是苹果三星的长项。

降维攻击用在医疗器械行业中,不得不提胶体金。胶体金技术在IVD内属于低端技术,只能做定性,难以定量,医院很少会用这类产品。然而正是在这一领域,因为跨国公司的技术优势体现不出来,国产产品取得了压倒性优势,甚至反攻到国外,占领了国外市场。

我把这个策略比喻为学渣策略,在学校里学渣不会和学霸拼成绩,他如果想和学霸叫板,最好的方式是放学后把学霸揍一顿。学渣策略对个人能力要求不高,简单易学。其主要风险是竞争过激,通俗的讲就是学渣过多,因为进入门槛低,学渣之间互相竞争,后果也是相当的惨烈。

差异竞争(特长生策略)

差异竞争就好比*事上的运动战,你装备比我强,我跑的比你快啊,让你只能据守某些城市要点,从而把广大农村让出来。对企业来讲,差异竞争就是宣传特殊卖点,占据细分市场。还是拿人们比较熟悉的手机行业为例,最典型的例子是oppo和vivo。你性能强,我有美颜;你性能强,我充电快;你性能强,我颜值高;你性能强,我音质好。总之我就是有各种不重要的优点,可以捕获各种有特殊需求的客户。

国产医疗器械差异竞争一个比较成功的例子是安瀚医疗。传统的内窥镜竞争主要是镜头之争,清晰度越来越高,从2D到3D等等。安瀚却把竞争点放在减少胃镜检测的痛苦上,推出了磁控胶囊内镜,硬是在寡头垄断的内窥镜领域杀出了一条血路。

我把这个策略比喻为特长生策略,特长生既不会和学霸拼成绩,也不会和学渣斗殴,而是在一些偏门领域取得好成绩,也能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特长生策略的主要风险是需求不足,通俗的讲就是特长无用。很多企业都想走差异竞争道路,无奈未能深刻理解客户需求,臆想的客户需求并没有多少客户愿意买单。

策略选择

竞争策略的选择,我归纳为四看:看自己、看竞争、看客户、看供应商。

看自己,即是看自身实力,自己有没有足够的资金实力和人才储备高举高打,自己有什么特长可以差异竞争。

看竞争,竞争是否已经激烈到无法再进行降维攻击的程度,未来是否可能竞争过于激烈,激烈竞争下是否还有利润空间。

看客户,主要看客户需求,客户对产品的要求高不高,客户之间需求差异大不大。

看供应商,主要看上游供应商多不多,价格压力是否能转嫁到上游。

总结如下表:

作者:孟生荣

武汉大学生科院博士,CPA,多年体外诊断试剂研发经验,现从事医疗行业投资,主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