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挛性斜视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名医名科用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 [复制链接]

1#

一、什么是“小儿斜颈”?

我们所说的“小儿斜颈”,一般是指先天性肌性斜颈(俗称“歪脖子”),是由于一侧胸锁乳突肌纤维性挛缩,导致缩短,颈部向一侧偏斜畸形,同时可能伴有脸部发育异常,小于对侧,严重者可致颈椎侧凸畸形。

肌源性斜颈是最常见的斜颈类型,约占斜颈总量的90%以上。除此之外,还有骨源性斜颈、神经源性斜颈。另外,感染、眼部病变(眼球活动不良或斜视)等也会造成斜颈外观的产生。

骨源性斜颈是较少见的类型,约占所有斜颈患者的2%,指的是由于骨骼的畸形所产生的斜颈,大部分是头颅底部与第一、第二颈椎有问题所造成的;有一些是骨骼发育上的畸形,有一些则是合并关节原发性的变形或不稳定,这都可能会造成颈部歪斜。

神经源性斜颈是极少见的类型,主要是由于脑部或脊神经的病变所造成的,特别要注意是否形成肿瘤压迫神经或相关肌肉。这类斜颈通常不容易诊断出来,经常会在治疗一段时间之后才被发现。

二、小儿肌性斜颈产生的原因如下图所示:

三、中医对小儿肌性斜颈的认识

小儿肌性斜颈主要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一侧胸锁乳突肌血肿机化,表现为局部肿块,触之稍软,可随之移动,表面不红,无明显压痛,中医诊断为“筋结”;另一种是一侧胸锁乳突肌纤维挛缩,表现为局部肿块不显,呈条索状,质地较硬,中医诊断为“筋挛”。那么,中医治疗当以“舒筋活络,软坚散结”为主。

四、小儿肌性斜颈的信号

只要细心观察,判断斜颈一点也不难。下面的几点宝宝若是有,妈妈就该注意啦!

1.头部倾向一侧,下巴朝向对侧肩膀;

2.颈部出现硬块、结节;

3.脸部左右大小不对称;

4.颈部活动受限制。

要特别注意的是,斜颈婴儿当中有8%~20%同时合并有髋关节发育不良。所以检查这些婴儿时,除了要注意颈部肌肉挛缩的问题外,一定还要仔细评估髋关节是否正常。

五、小儿斜颈的治疗

目前小儿肌性斜颈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手术疗法,一种是非手术疗法。非手术疗法以推拿为主,只要就诊及时,掌握好最佳的治疗时机,治疗效果将非常好。通常以6个月以内的婴幼儿治疗效果最佳,6~18个月疗效会逐渐降低,超过18个月的斜颈患儿多以手术治疗为主。

我院推拿科治疗小儿肌性斜颈已有四十余年的历史,经过几代人的传承与发展,制定了小儿肌性斜颈治疗的“1+1模式”(医院治疗+家庭调理),采用“揉捻牵转提”的五步治疗方法,结合“拮抗松弛术”,全程纯手法治疗,治愈率极高。

医院推拿科

小儿斜颈治疗可添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