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时常东张西望,时常目视前方。
嘴巴忽然哼唱起:
这一路上走走停停
顺着少年漂流的痕迹
……
生活,好像就是这么无厘头。
忽然想起一件趣事,是中学时的一次逃自习经历。
故事的来龙去脉已经记不大清,依稀觉得应该是逃了一个晚自习。当时夜幕已经临近,不知为何我正走在去往与学校相反的方向上。当时身边嘈杂,路上很多行人。由于自己眼镜有些低度近视,但又不习惯戴眼镜,当时隐约看到迎面来了一个骑着自行车的人。但直到自行车从我身旁擦肩而过,我才看清竟然是自己的班主任!
当时的场面一度慌张,即使是现在回忆起来依然觉得惊险。好在班主任一直都是目不斜视,即使迎面遇见,也没有认出我来。或者说是,在他的意识里,学生应该正老老实实待在教室里,所以不曾多望一眼吧。
其实再次回忆起这段往事,有些唏嘘。中学毕业后,和班主任就没再联系和见过面了。可以说,之间有一些小隔阂,但这个隔阂也只是自己单方面存在的。
上次无意间看到朋友圈,有一位老同学发了一张偶遇班主任的照片。透过照片,有种恍然隔世的感觉。照片里的班主任,头发已经花白,也有些发福了。
毕业至今,已经六年多了。长时间不见的人再次看到,真的能够很明显感受到彼此的变化。
忽然说起那次逃自习经历,是觉得虽然当时面对班主任,自己的很多行为如今看来有些任性和恃宠而骄,但我和班主任之间至少在“目不斜视”上如出一辙。
我可能是个极端的矛盾体质,这一点体现在方方面面。
就拿“目不斜视”这点来说。我自上学起便时常被人吐槽走路不打招呼。当然,其中也有一些主观因素存在,但大多时候,我确实不大能看得见路过身边的人是谁,长什么样,在干什么。因而,我走路很快,因为不会东张西望,目标性非常明确。
最近和我一起住的朋友时常和我分享小区电梯前张贴的一些内容。虽然说,我和他每天走的都是同一条路,但我确实没有他获取到的信息多。甚至很多时候,我明明也有抬头看公告栏,但还是看不见任何内容。久而久之,我觉得朋友奇怪,朋友也觉得我奇怪。他嘲笑我不带眼睛,我嘲笑他总是东张西望。
起初,我并未觉得这有什么。直到一次和家人闲聊,妈妈突然回忆说,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邻居评价过我“人小*大”,走路不会像别的小朋友那样摇摇晃晃,被周围环境吸引。每天看着我背个小书包一刻不停地往学校走着。
想想还挺有意思的。我和朋友一起出门时也是,约定好了最终目的地,朋友还是总会走着走着就偏离路线,不是被路边的小店吸引,就是被其他什么带走。我总拿这个笑话他。
至于为什么说自己是矛盾体质,因为我也不是任何时候都保持目不斜视。
尤其是在外面吃饭的时候,我必定会东张西望。一边吃一遍环顾四周是我的标配。而我所说的环顾四周确实是“环顾”“四周”,连身后也不会放过。甚至我能做到吃着吃着回头观察别人。
这样说来,其实我也是个喜欢观察的人,只是分场景,也有些极端罢了。
要么目视前方、耳屏八方,要么环顾四周,一刻不闲。
很多事情忽然被想起,虽然不知缘由,但仔细琢磨也很有意思。至于我的矛盾体质,也就不再一一赘述,总之关于“矛盾体质”这件事,本人倒是十分认同,毕竟“铁证如山”。
虽然说,地球上这么多人,大多都是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普通人,但每个人还是拥有万分差异的,我们都是地球上的独特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