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挛性斜视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欧浦物流家族绝对控制IPO疑为还债
TUhjnbcbe - 2020/6/14 13:05:00

欧浦物流:家族绝对控制 IPO疑为还债


在A股市场中,家族控股企业不少,但是像欧浦物流这样家族控股高达96.36%的企业却不多;在A股市场中,存在关联交易的企业不少,但是像欧浦物流这样被实际控制人无偿占用近六千万元的企业却不多;在A股市场中,举债经营的公司不少,但是像欧浦物流这样把全部房屋都抵押的企业却不多。


欧浦物流,就是这么一家奇葩的拟上市公司。


陈氏家族控股超九成


广东欧浦钢铁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欧浦物流”)是一家以电子商务平台为依托,为钢铁生产商、贸易商和用户提供大型仓储、剪切加工、综合物流服务等全方位的第三方钢铁物流服务的拟上市公司。自2012年3月,欧浦物流公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申报稿)以来,就因其绝对集中的家族控股形式,受到投资者的广泛关注。


招股说明书显示,欧浦物流拥有近40位自然人股东,而这近40人中,欧浦物流董事长陈礼豪通过其家族控制了公司96.36%的股份(见附图)。


附图 欧浦物流股东结构示意图


据招股说明书显示,欧浦物流实际控制人为陈礼豪,主要股东有6位,分别是中基投资、纳百川、英联投资以及田伟炽、陈燕枝和陈焕枝,分别持股70%、9.9%、6.39%、4.08%、3%与3%,总计持股高达96.36%。陈礼豪通过持有中基股资90%的股权以及持有英联投资61.27%股权,实际控制欧浦物流76.39%的股权,为欧浦物流实际控制人。


上述股东存在着亲戚关系,围绕着实际控制人陈礼豪,织成一张家族控制的大。第一大股东中基投资的股东分别为陈礼豪与陈绍权,分别持股为90%和10%,其中陈绍权为陈礼豪的父亲;欧浦物流第二大股东纳百川分别由金泳欣与田伟炽持股60%和40%,其中,金泳欣为陈礼豪的外甥女,田伟炽为陈礼豪的妻弟;第三大股东英联投资为32名自然人组成,大部分为欧浦物流的管理层成员,把控了欧浦物流的关键职位;第四大股东田伟炽为陈礼豪的妻弟;第五大股东与第六大股东为陈礼豪的姐姐陈焕枝与陈燕枝,而且陈焕枝为纳百川股东金泳欣的母亲。而上述陈氏家族成员,大部分都在欧浦物流任职。


如此集中的家族控制,给公司经营埋下了巨大的风险。近几年来,由于家庭矛盾导致家族控制的公司祸起萧墙之事不绝于耳。例如沃华医药董事长赵丙贤的离婚风波、蓝色光标实际控制人之一的孙陶然与妻子胡凌华离婚、梅安森董事、副总经理程岩与妻子王燕华离婚……如果将统计的范围稍稍扩大,龙湖地产主席吴亚*与蔡奎离婚也引起资本市场的骚动,香港著名新鸿基地产郭氏三兄弟就曾经多次被爆出不和,甚至引发新鸿基高层剧烈的人事变动,给公司带来巨大的损失。


像欧浦物流这样由实际控制人家族控股超9成的公司,在其上市之后只能将这一风险放大。由于家族股东持有大量的股权,使得股东之间失去了相互制衡的作用,经营决策渗透着家长式的管理方式,势必会导致企业内部缺乏完善的决策机制和民主管理机制,内控机制将难以发挥效用,决策的科学性将难以得到保障,难免将会发生“拍脑袋做决策”的情况,例如本刊上期刊发的文章《煌上煌:江湖习气浓重 尚需规范经营》中,这家由徐氏家族控制的上市公司,未经董事会决议就否定了“高送转”利润分配预案,造成股价大跌,严重损伤了其中小股东利益。


对中小投资者而言,家族控制企业还存在着其他风险,由于家族上市公司的发起人股东所得股份是在资产评估基础上认购的,其股票成本远远低于中小投资者。而且家族绝对控股的上市公司最大风险在于家族控制的董事会往往能够通过对中小股东不利而对自己有利的各种决策方案,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架空监事会监督权力,掏空上市公司以养肥关联方。


关联交易难理清


家族控制的上市公司最常见地损害中小股东的形式是与家族大股东所控制的关联企业发生的关联交易,这种关联交易能够轻易地转移上市公司的资产,通过套取大量现金使得公司庞大的资源被个人或家族所利用,而这一情况,曾在欧浦物流数次发生过。


不仅陈礼豪家族成员在欧浦物流任职,其家族成员旗下企业也有很多靠欧浦物流“混饭”吃。据招股说明书显示,在“同业竞争与关联交易”中,所涉及的大量关联交易让人眼花缭乱,与欧浦股份构成关联交易的“陈氏系列”公司竟多达10余家。其中,涉及加工、仓储经常性关联交易的南大钢管、顺德指日、普金钢铁控制人分别为陈焕枝(持股南大钢管90%)、陈绍权(持股顺德指日60%)、陈惠枝(陈礼豪之姐,持股普金钢铁60%),普金钢铁不仅是欧普股份仓库服务的购买方,还是欧浦股份的采购方。2009年至2011年,欧浦物流与关联方经常性关联交易总额分别为727.01万元、532.64万元与409.73万元(见表1)。


从表2可见,公司净利润与营业收入倒挂,原因也在于其暴增的营业成本增长率,2010年到2011年,欧浦物流营业成本增长率从9.51%猛增至81.30%,呈现跨越式发展势头。而营业成本增长率暴增最主要的原因是财务费用与管理费用的增加,其中,财务费用增长率尤为突出,从2010年的-18.49%增长到2011年的48.47%,而造成此状态重要的原因为欧浦物流的高额负债。


据招股说明书显示,“截至2011年12月31日,公司以全部房屋建筑物和部分土地使用权作为抵押,向银行借款,所涉及房屋建筑物账面净值为17480.24万元,土地使用权账面净值为13247.53万元。根据抵押合同的约定,如果公司不能按合同约定足额偿还银行贷款本息,亦不能通过协商解决,上述公司资产将被依法拍卖、变卖或折价等方式处分。”


由此可知,公司使用约30727.77万元的有形资产向银行抵押来贷款,如此大规模的抵押令部分投资者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一旦公司不能够按时偿还贷款,后果将不堪设想。


在这种情况下,欧浦物流计划通过拟发行上市募集更多的资金。对此,有投资者质疑:“公司自己本身就以全部房产身家来抵押欠了一堆债了,现在还要想再上市募集资金,到底是真的为了要投资项目,还是想拆了东墙补西墙?”关于欧浦物流的其他问题,《红周刊》正在深入调查中。■

1
查看完整版本: 欧浦物流家族绝对控制IPO疑为还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