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赵小刀,我是一名眼科医生。
远像雾视法,去年开启临床实验,今年开始正式临床应用,帮助很多孩子解放了电子产品的使用需求,使得家长们不用再像防贼一样防着孩子观看电子屏幕了。并且,合理的搭配雾视镜使用,还帮助很多孩子实现了近视度数下降,视力提升的作用,部分使用量比较大的孩子,甚至实现了眼轴缩短的效果。众多家长在群里报喜,眼轴缩短,度数下降,视力提升,很是鼓舞人心。
但是,就像其他各种近视防控方法一样,远像雾视法也有效果欠佳的孩子,目前看占比约为5%。有小部分儿童使用后眼轴增速并没有明显放缓,目前我们观察了例使用者,发现有少量儿童眼轴增速仍然很快。
雾视治疗具有时间依赖性,效果跟雾视量和使用时间有明显关联,部分孩子效果不佳是因为开学后使用时间少,或者没有好好佩戴雾视镜,所以没能加上多少分。也有孩子是因为一些个体因素导致疗效欠佳,而这些因素,正是医生们要努力探索和优化的目标。
副作用方面,目前非常乐观。无论是去年开始的4L疗法实验组,还是今年临床应用的数千例儿童,远像雾视治疗都没有发现明显的副作用。干眼的刺激相对于电视和平板,十分轻微,绝大多数孩子很喜欢看雾视屏,没有不适主诉;眼位方面,目前暂未发现外隐斜的增加和视功能的减弱。当然,这些还有待于进一步长期观察。
《雾视治疗效果欠佳原因调查问卷》
近期我在几个雾视屏群里投放了《雾视治疗效果欠佳原因调查问卷》,共收集到23份有效问卷,现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阶段性总结,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供大家参考。
01
散光
散光度,可能影响雾视治疗效果。离焦框架镜对于大散光的儿童效果也是欠佳,可能背后的原理相同。
02
屈光参差
双眼屈光参差度,可能影响雾视治疗效果。可能表现为单眼效果好,另一眼效果欠佳。对于双眼屈光度相差较大的孩子,如何搭配雾视量,值得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03
隐斜视
较大的隐斜视,例如4△以上的内隐斜和10△以上的外隐斜,可能会影响雾视治疗效果。
04
雾视量
雾视量给的不够,尤其是对专注度要求低的场景(例如观看动画片)时,雾视量给的太少可能影响效果。
问卷中,76%的孩子未配度的中量雾视镜。
05
幼龄
不足6岁的幼龄儿童,可能效果不如大孩子。考虑其原因,有如下几点:
①幼龄儿童对雾视治疗理解不足,观看时专注注视程度较低;
②幼龄儿童近视率低,通常有远视储备,给的雾视镜可能度数偏低,没有达到雾视治疗的要求,或者对戴镜有抗拒,未有效佩戴雾视镜观看雾视屏,未能达到雾视治疗的作用;
③幼龄儿童本身生长旺盛,眼轴增速较快;
④有的孩子视力尚未发育到0.8以上,没有给雾视量。
问卷中,≤6岁的儿童占50%,尚未近视或者低度近视未配镜的占72%。
06
反弹
前期严格防控,例如长期大户外,使用雾视屏后,减少了大户外的时间,短期内会发生反弹,表现为眼轴增长。
问卷中,40%的孩子减少了大户外。
07
调节力
调节力差,视功能低下,平时用眼扣分较多,加分加不回来,也可以表现为防控效能低。
08
雾视治疗不敏感
任何防控手段都存在不敏感的人群,例如红光治疗有4%的不敏感人群,6小时大户外也有一些无效甚至眼轴还猛涨的孩子,OK镜和离焦镜不敏感的人群就更多了,远像雾视治疗同样也存在个体差异,眼睛对雾视量的耐受也存在个体差异。
我们发现,雾视治疗一段时间,例如观看30分钟后,有一点眼酸感觉的孩子,往往会获得满意的防控功效,可能还会有视力提升的效果。而有些孩子佩戴雾视镜观看雾视屏后,完全没有感觉,防控效果可能就会差。有时候雾视量给低了,也是没有感觉的原因。这可能提示我们,雾视镜需要加快调整的频率。
问卷中,雾视治疗后眼睛没感觉和视力没变化者占64%。
09
其他因素
此外,部分家长对于防控效果预期过高,例如有一个家长,5岁儿童,每天观看2小时雾视屏+2小时户外,眼轴增速为0.02mm/月,我们认为这已经达到生理性增速了,防控有效,但家长不满意,希望能退轴,这就属于不切实际的要求了。
近视防控的各种方法中(除了红光治疗),单位时间的加分排序为:
户外活动雾视镜+雾视屏其他室内活动。
雾视治疗属于时间依赖性防控手段,可以这么理解:
1小时的低量雾视治疗所带来的加分,可以抵消2小时的近距离用眼所扣掉的分数。孩子开学后,近距离用眼量明显增加,可用于雾视治疗的时间减少,户外时间减少,加分不一定能够抵消扣分,暑期的大户外停止之后还可能有所反弹,所以短期内可能观察不到明显效果。
4L近视综合防控中最重要的两个L就是红光治疗(laser)和远像雾视(long),它们针对的是不同的近视病因,联合起来可以发挥强大的威力,可以柔和、坚定而持久的控制住眼轴的增长。既往很多近视度得以清零的突破性效果,都是在两者联合的作用下实现的。这两种治疗方式,又各具特色:
①雾视治疗效果与使用时间密切相关,它阻断的是成像滞后这个病因,属于柔和、缓慢而持久的防控方法,天花板较高,而且除了控制眼轴的作用,还有晶状体拉伸的功效,雾视治疗控轴起效相对缓慢,但提升视力比较快;
②红光治疗每天两个3分钟即可完成加分,阻断的是光营养不足这个病因,属于起效迅猛、立竿见影的方式,控轴效果强,但提升视力较为缓慢,而且甜蜜期过后会遇到明显的天花板。
红光和雾视两者结合,把近视的两个病因都进行阻断,近视防控的成功率会大增。综合防控可以帮助家长快速建立防控信心,并且作用持久,很多度左右的近视得以缓慢的回退,最终清零,都是几种方式结合发力的功劳。这也是我们一直以来坚持推广4L综合防控的原因。
问卷显示,虽然参加问卷的孩子眼轴都有少量增长,但裸眼视力提升者达到32%。
测量误差
还有一个因素不容忽视,那就是测量误差。很多家长了解到了眼轴是重要的近视防控指标,会后悔自己以前没有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