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发现,有些孩子的黑眼珠看起来不对称,这种情况称之为斜视。斜视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外貌,若不及时治疗,还会使视觉功能受损,引发更严重的问题。
另外,还有一种视力问题,就是弱视。弱视与我们常见的近视不一样,这是一种戴眼镜也无法矫正到正常视力的眼病。
斜视也是引发弱视的重要原因。因为斜视如果不加以治疗,就会导致一侧眼睛的视觉削弱,然后引起弱视。
斜视,实际上是眼球的视轴位置出现了明显的偏斜。儿童眼的调节能力很强,眼外肌收缩力很好,如果从小就有看东西太近的习惯,使两眼经常保持高度的调节,必然伴随过多的双眼球向内转,就容易引起斜视,一般以内斜视居多,也就是俗话说的“斗鸡眼”。
先天因素也会引发斜视,如眼外肌发育不正常,支配眼外肌运动的神经先天性麻痹,都可能造成斜视。另外,视功能发育不健全,大脑视觉中枢的发育还不完善,不能很好地协调和控制眼外肌的收缩和舒张,也可能引起斜视。
弱视,除了上面说到的由斜视引发的,更多的是来自遗传,父母一方或双方弱视,孩子患病的概率就大些。另外,父母如果患有高度近视、远视,孩子也可能先天遗传高度近视、远视,这些都容易导致弱视。当然,先天发育不足或后天用眼不当,也会导致孩子患上弱视。
不管是斜视还是弱视,都应当早发现、早治疗。因为在孩子生长发育期间,视觉系统也处在生长发育的旺盛阶段,此时治疗斜视、弱视有可塑性,年龄越小可塑性越大,治疗效果也就越好,发育期终止后再治就很难恢复眼睛的正常功能。若是拖到成年后再治,治愈概率是非常低的。
如何预防斜视?
非先天因素造成的斜视,大多是可以预防的,父母做好以下措施,就能最大程度上预防孩子斜视:
1.经常变换睡眠的体位。孩子睡眠的体位不要一成不变,有时向左有时向右,可以使光线投射的方向经常改变,就能使孩子的眼球不再经常只转向一侧,从而避免斜视。
2.多角度悬挂玩具。在孩子的小床上悬挂的彩色玩具不能挂得太近,应该在40厘米以上,而且应该在多个方向悬挂,避免孩子长时间只注意一个点而发生斜视。
3.增加眼球转动频率。将孩子放在摇篮内的时间不能太长,父母应该不时将孩子抱起来,走动走动,使孩子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好奇,从而增加眼球的转动,增强眼肌和神经的协调能力,避免产生斜视。
4.要经常注意孩子的用眼卫生。如灯光照明要适当,看书的话字迹要大而清晰,不要躺着看书,不要长时间看电视、电脑等。
5.孩子在发热、出疹、断奶时,父母应加强护理,注意孩子双眼的协调功能,观察眼位有无异常情况。
孩子弱视怎么办?
父母要定期带孩子做眼睛检查,一旦发现孩子眼睛有问题,如眼睛呈凝视状态、眼睛不能追随目标、有眼球震颤等情况,医院找眼科医生检查。
如果孩子被确诊为弱视,应根据屈光状态配戴合适的矫正眼镜,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弱视训练治疗。
内容来源:《儿研所主任医师教你孩子生病、受伤怎么办》
图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