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世界卫生组织此前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近视患者人数多达6亿,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近视大国。
孩子的近视不是突然发生的,孩子假性近视的周期很短,通常只有2-3个月的时间,一旦形成真性近视就不可逆了。因此,家长们一定要学会通过细节判断孩子视力问题,才能做到早发现。出现以下几个行为时,很可能说明孩子视力已经出现问题,家长要带着孩子及时去做系统检查:
1、总是眯着眼睛看东西
当远处目标看不清时,孩子往往采取眯眼的办法来弥补,因为眯眼时眼睑可以遮挡部分瞳孔,减少弥散光线,减少散光的影响,从而暂时提高和改善视敏度。
2、总是近距离地看东西
常常表现在看电视时往近处凑,尽量靠近电视机,看书写字时。趴得很近、很低。
3、不自觉的歪头看和揉眼睛
常发生的是歪头看电视,这是由于在歪头时,可以减少部分弥散光线的干扰和影响,有些孩子甚至会养成歪头的习惯。看不清目标时,常用手揉眼睛,以企图更好地看清楚些。
4、比平时更爱眨眼睛
频繁眨眼在一定程序上可缓解近视,增加视力清晰度。所以有部分近视初期的孩子会频繁眨眼,这个时候家长就要多留心。
5、看东西时经常斜视
部分近视孩子合并发生外斜视,一只眼看前方时,另一只眼偏向外面。所以,发现眼斜时也一定要先查视力。
6、经常皱眉
有部分近视孩子会经常皱眉,企图使双眼都“用力”,以此来改善视力。但实际上这样做由于眼外肌压迫于眼球,反而使近视的发展速度加快。
目中明郑重提醒大家:出现以上症状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带娃进行相关检查。
其实,目中明小编想告诉大家:得了近视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高度近视,因为高度近视有可能产生许多严重的并发症,如视网膜脱离、白内障、青光眼:高度近视由于巩膜扩张和视网膜变性,出现视网膜脱离的机会比非高度近视者高7-8倍。
除此以外,高度近视患者由于眼轴变长,后巩膜葡萄肿等因素,也容易出现视网膜变性、裂孔,引起出血和视网膜脱离,导致失明。
但是现状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发育,电子产品的普及,课业压力的增加,户外活动的减少等等多方面因素,一旦近视,度数增长是必然的。那么怎么样做到控制孩子度数增长的速度,将近视程度控制在一个中低度的近视是我们需要做的。
目中明专注视力养护领域,全国数百家实体门店,得到千万家长的认可,愿在孩子视力防控的的路上助您一臂之力!
目中明提醒大家:健康护眼这条漫漫长路上,坚持才能获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