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5岁半的男孩,在家里看东西时需要离得很近,而且总是眯着眼、皱着眉头。父母感觉孩子有近视的倾向,医院就诊。
经过医生检查发现,该男孩右眼近视度、散光度,左眼近视度、散光度,而且裸眼视力只有0.25,矫正后双眼才能达到0.3。高度近视还引发了孩子双眼交替外斜视15度,更让医生揪心的是,该男孩的眼底已经是豹纹状,很容易引发严重并发症。
在寻找近视原因时,医生询问了该男孩平时在家里的用眼习惯。原来,男孩的母亲在孩子3岁时,给他买了个学习机,由于过早使用学习机,而且每天使用时间长达6个小时以上,所以才导致了孩子高度近视。
听到这个原因后,孩子的妈妈近乎崩溃。自己买学习机是为了让孩子学习知识,没想到却害了孩子,真是造孽啊!
学习机真的会导致孩子近视?
学习机本身不会导致孩子近视,真正导致孩子近视的主要原因,是父母无节制的让孩子使用。比如,跟学习机类似的电子产品,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等,都可能导致孩子近视。
有些父母认为,学习机是好产品,因为孩子通过使用学习机,可以学到很多知识。但是,却忘记了学习机也是一种电子产品,孩子长时间盯着学习机的屏幕,眼睛得不到休息,长期这样下去,孩子肯定会得近视。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截止年,中国7~12岁小学生的近视率为45%,13~15岁的初中生为74%,16~18岁高中生和19~22岁大学生分别为83%和86%。在韩国,19岁男性的近视率甚至达到96%。
最主要的近视原因,是孩子的用眼习惯、睡眠时间减少、用电子产品时间增加。
保护孩子视力,从寒假开始
寒假已经来临,孩子们欢喜鼓舞。因为天气特别冷,大部分孩子都会待在家里玩,而在家里玩的最多的就是手机、电脑、ipad。有些家长为了图省劲儿,就扔给孩子一部手机,让孩子躺在床上一看就是半天,甚至有些孩子通宵不睡觉看手机。
长时间看电子产品,视力会受到很大伤害,很多孩子会出现眨眼、眯眼、眼干等状况。有些家长觉得问题不大,认为孩子只是“假性近视”,用点眼药水,休息一段时间就好了。
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认知!
“假性近视”不是一种科学的说法,国际疾病分类中,根本没有“假性近视”这个名称。复旦大医院副院长周行涛教授在《眯眼小记:“假性近视”》中说:
国际疾病分类及手术与操作编码“是医疗科学性、标准化、规范化的体现,我国疾病分类与代码标准采用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疾病分类与代码GB/T-》,医学科学定义的近视就是近视,与其他疾病诊断一样,无需且也从不强调”真性“,国际ICD-11疾病编码和国内新农合ICD10标准编码也无“假性近视”名称。
所以,当前学生学习压力大、学习时间长、长时间看电子产品,会大大增加孩子近视风险。有研究显示,持续看手机10分钟以上,眼睛就会出现视觉疲劳,持续看30分钟,近视概率会增加到2倍。
孩子近视,可防可控不可治愈
近视一旦发生,是不可逆的。所以,除了提前预防外,如果怀疑孩子近视,就应该选择科学的方法干预,延缓近视的发展。
比如,正确佩戴近视眼镜。有些家长排斥给孩子戴眼镜,认为戴眼镜会增加孩子的近视度数,这是非常错误的认知。孩子近视的原因,跟佩戴近视眼镜没有关系,眼镜只是为了让已经近视的孩子,能看的更清晰。
“预防近视”请做好这六件事
1、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
利用好每天的时间,在孩子放学后、周末、寒暑假,尽量参加户外活动。
一是强光照射使瞳孔缩小,瞳孔缩小会使景深加深,模糊减少;
二是光线亮一点,能增加多巴胺的分泌。
每天至少2个小时户外活动时间,当然,不一定要连续,可以是间断性的,这样效果或许会更好。
2、注意用眼习惯
每天看书、写作业、看电视、玩手机,都要有一个度。原则上看书、写作业是每30~40分钟,就需要让眼睛休息10分钟;电子产品每次使用不超过15分钟,一天累积不超过1个小时。
青少年眼睛的调节力很强,但是,长期调节过度,会使睫状肌不能灵活伸缩,由于调节过度而引起辐辏作用加强,使眼外肌对眼球施加压力,眼内压增高,眼内组织充血,加上青少年眼球组织娇嫩,眼球壁受压渐渐延伸,眼球前后轴变长,超过了正常值就形成了轴性近视眼,所谓真性近视。
3、保持充足睡眠
充足的睡眠,可以让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建议小学生每天睡足10个小时,初中生至少9小时,高中生至少8小时。熬夜是万万不可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拿眼睛去换成绩,成绩再好也没有意义了。
最后,希望所有的孩子都有一个好的用眼习惯,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