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挛性斜视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忽有故人心上过回首山河已是秋读霍乱
TUhjnbcbe - 2025/6/27 10:55:00
12-梁祝(钢琴演奏)03:09来自银发世界

很多年没有看小说了,年初偶然在喜马拉雅上发现《霍乱时期的爱情》这本书,当即引发了浓厚的兴趣。一来因为这是《百年孤独》的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创作一篇长篇小说,二来因为这本书讲述了一段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爱情故事,马尔克斯自己评价超越《百年孤独》。没想到阅读之快感远远超过我的期待,要知道《百年孤独》我是实在没有办法读完的呵。应该说,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不小,其中描写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及对爱情、婚姻及死亡的认知部分也是从来没有的特殊阅读体验。

该小说讲述了男女主人公在二十岁的时候相识相恋,但没能结婚;经过各种人生曲折之后,到了八十岁,男主人公在煎熬中经历了漫长的等待,终于在垂暮之年品赏到了幸福爱情的甜蜜。奇妙的是,在长达在五十年的时间跨度中,作者展示了人类所有爱情的可能性,令人不得不折服作者透视爱情及人性的犀利眼光,写作手法之高明令人惊叹。有评论家精辟地说:“它堪称是一部充满啼哭、叹息、渴望、挫折、不幸、欢乐和极度兴奋的爱情教科书。”作家借此认真思考了情爱心理、性爱心理以及老年人心理,实为难得佳作。

这本书有三位主人公,弗洛伦蒂诺阿里萨(追求费尔米娜达萨长达半个世纪),胡维纳尔乌尔比诺(医生,费尔米娜达萨的丈夫),费尔米娜达萨(女主人公),我从特别视角摘录片段对比后发现有趣的很,值是反复玩味。

一、弗洛伦蒂诺阿里萨是个怎样的人?他怎么看待他的爱情与婚姻?他如何看待死亡?

1、他来自航运世家,本人就是加勒比河运公司的董事长。

他是一个乐于助人且举目稳重的老人。他身体硬朗挺拔。皮肤是褐色的,汗毛稀少,

银色金属架的圆眼镜后面藏着一双充满渴望的眼睛,唇上留着浪漫的小胡须,胡子尖上涂着胶,虽然这种做法已有些过时。他把最后几绺鬓发向上梳起,用发蜡粘在光亮的脑壳中央,以此作为解决完全秃顶的最终办法。他那天生的文质彬彬和忧郁的气质能让他迅速地赢得好感,但也往往被视作一个顽固的单身汉身上的两种可疑品质。为了不让人察觉在刚刚过去的三月他已达七十六岁高龄,他花了很多金钱,也费了很多心思,并付出坚毅的努力,作为一个仍处于孤独中的灵魂,他坚信自己比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默默爱的更深。

2、他如何看待他的爱情?

这位长着一双杏核眼的美丽少女是他梦寐以求的姑娘。她走起路来有一种天生的高傲,昂首挺胸,目不斜视,步履轻快,鼻翼微收,交叉的双臂紧抱着胸前的书包。

自从当初费尔明娜在两人那段长久而受阻的爱情之后不留余地地拒绝了他,便没有一刻不在思念她,从那时起,已经过去了五十一年九个月零四天。

他同时认定,乌尔比诺医生是会死的,就好像这件事取决于他似的。他不知道将要在什么时候,也不知道会如何发生,但他把它当成一件势不可档的事。他决心既不着急也不躁动地等下去,既使等到世界末日。

他对她说:“这个机会我已经等了半个多世纪,就是为了能再一次向您重申我对您永恒的忠诚和不渝的爱情。

3、他如何看待死亡?

“您朝我开枪吧,没有什么比为爱而死更光荣的了”。

可以说,阿里萨是一个感性的具有浪漫情怀的人,似乎一生为爱而活,甚至可以为爱而死。费尔明娜因为他的浪漫爱上他,最后也因为恐惧他的浪漫而不敢跟他结婚。而小说中最让人抓狂及引发争议的是阿里萨的爱情观。一方面他的人生目标只有一个:得到心爱的人费尔明娜,让心爱的人爱上自己。但同时,他在漫长的等待中,同时陷入同众多女人频繁私通的性狂乱中.妄图用一切他能到手的女性来代替费尔米娜达萨的位置,他是情圣?还是情渣?

他在老态龙钟之时依然热烈追求费尔米娜并终于赢得她的爱情。应当说,只有在费尔米娜达萨真诚待他,爱他的感召下,他的爱才变得纯真起来,终于在垂暮之年品赏到了幸福爱情的甜蜜,与费尔明娜一起远航在“新忠诚号”的幸福世外桃源中。

二、胡维纳尔乌尔比诺是个怎样的医生?他怎么看待他的爱情与婚姻?他如何看待死亡?

1、去年,他刚刚为自己的八十大寿举行了三天的正式庆典。在答谢辞中,他再次抵制了退休的诱惑。他说:“等我死了,有的是时间休息,但这种不虞之变还没有列入我的计划之中。”,尽管右耳越来越不中用,也尽管他得靠一根银柄手杖来掩饰自己蹒跚的步履,但他的穿着依旧像年轻时一样考究:亚麻套装,怀表的金链挂在背心上。他的巴斯德式胡子是珍珠母色的,头发也是,梳理得服服帖帖,分出一道清晰的中鏠,这两样是人性格最忠实的体现。

他不仅是城中最年长,声望最高的医生,也是全城最讲究风度的人。八十一岁的他仍旧保持着温文尔雅的风度和振奋的精神,上完课,他很少没有活动,要么去践行市民的参与精神,要么去尽教会中的义务,再不就是与他的艺术和社会革新事业有关。

2、他如何看待他的爱情和婚姻?

他眼中的费尔明娜:胡维纳尔乌尔比诺说他娶费尔米娜达萨是一次医疗错误的结果,并非完全是一句玩笑话,他们的关系从开始到结束,的确也很难让人领略到多少爱的成分。年轻时期,他向她提供物质享受。年老之后,她向他提供起居帮助,这便是他们五十一年的和谐婚姻的全部内容。

他那样一个天主教的卫士,向她提供的竟然仅限于世俗的好处:安全感、和谐和幸福,这些东西一旦相加,或许看似爱情,也几乎等于爱情。但它们终究不是爱情。

3、他对死亡的看法?

他从年轻时的热血青年变成了自己所谓的宿命论的人道主义者:每个人都是自己死亡的主宰者,时间一定,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帮助他们没有恐惧和痛苦地死去。

临死时,他用尽最后一口气,对她说:只有上帝知道我有多爱你。

不得不说,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女儿嫁给像乌尔比诺医生这样的人。他不仅出身名门,稳定而可靠且能力出众,又是实干家。比如他能在霍乱时期井井有条地安排城中的卫生工作,比如他能勇敢并明确地邀请费尔明娜上马车而不是像阿里萨一样陷入自我折磨。他给费尔米娜的是稳定和安全感,有谁不需要呢?

三、费尔米娜达萨是个怎样的女性?她怎么看待他的爱情与婚姻?她如何看待死亡?

1、她是弗洛伦蒂诺阿里萨的恋人,是胡维纳尔乌尔比诺的妻子。

她比离开时长高了,线条更回分明,身材更加丰盈,一种成熟的矜持使她的美更为纯属净。她的发辫又长出来了,但不是披在后背,而是斜搭在左肩上。

2、她怎么看待她的爱情与婚姻?

对于阿里萨:最终相识相恋这样描述:这是爱情之火熊能燃烧的一年,无论在他还是她的生活中,除了思念对方,梦见对方,焦急地等信并回信,便再也没有其他事情。

分手时,她写信说:今天,见到您时,我发现我们之间不过是一种幻觉。

葬礼上再见,她对他说:你滚开,在你的有生之年,别再让我看见你。她将正要关闭的大门再次完全敞开,斩钉截铁地说:我希望这也没有几年了。

最后在一起时,她再也按捺不住想跟他在一起的渴望。她说:我真想离开这个家,一直走,一直走,一直走,永远不再回来。

对于相识乌尔比诺时:在她看来,他根本是一个除了自己以外谁也不会爱的学究。她从未想过要给医生回信。

在结婚将近三十年时,他们变得好似一个人被人分成了两半,常常因为对方猜出自己没有说出口的话的心事,或是一个抢先把另一个想说的话公之于众的荒唐事件而感到不悦。

在乌尔比诺死后,她迫切地渴望能理解自己。她不能想象有哪个丈夫会比曾经的丈夫更好,然而,回忆他们的一生,她想到是更多的是挫折,而非满足,他们之间曾有太多的误解热,太多无谓的争执,以及太多没有释然的怨恨。她叹了口气:“真无法相信,经历了那么多的吵闹与厌烦,这许多年竟还能感到幸福,见鬼,我都不知道那到底是不是爱情”。

3、她如何看待死亡?

死者不属于任何人,只属于他的家人。他们将在自己家里,喝着苦咖啡为他守灵,并且每个人都有想怎么哭就怎么哭的自由。他们将免去传统的九日守夜礼,下葬后就紧闭在门,除了最亲近的来访者,否则都不会敞开家门。我们很快会再见面的。

再次重读此书,与第一次走马观花看故事不同,这一次

1
查看完整版本: 忽有故人心上过回首山河已是秋读霍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