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可以选择父母,那么很多父母都会没有孩子。
有的孩子一出生就背负着悲惨的命运,活在父母笼罩的阴影当中,饱受折磨却没有办法,一生都没有安宁。
有的孩子来到人家是享福的,有的孩子是来遭罪的,他们生不如死,比如马金库。
是怎么的生长环境让他在杀害了一对母子之后毫无悔意,他却微笑着对法官鞠躬表示希望判处自己死刑,立即执行。
悲惨的童年,酿就了扭曲的心理
马金库原名钱忠明,出生在黑龙江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是钱宝生和樊守丽的亲生儿子。
抽烟、酗酒、赌博、家暴钱宝生样样精通,没有作为丈夫的责任感,没有一个成家立业男子该有的气概,整天游手好闲。
面对丈夫的拳打脚踢,为了这个家庭,樊守丽也一直忍气吞声,钱忠明的出生也并没有改变父亲钱宝生的态度,赌博成瘾的他不惜变卖家产,举步维艰的家庭最终支离破碎。
母亲樊守丽逼不得已与钱宝生离婚,扔下刚刚断奶年仅1岁的钱忠明,钱忠明只能跟父亲一起生活,然而这才是厄运的开始。
钱宝生不久就带回一个女人,便成了钱忠明的后妈,但是这个后妈并没有让父亲改过自新,依旧赌博酗酒不归家。
可怜的钱忠明成了这个后妈的出气筒,小小年纪的他经常挨饿受冻,还经常被后妈虐待,身上旧伤未好,新伤又不断“光临”。
还有一次因为饿得慌,偷偷拿了家里的东西吃,被后妈拿着扫帚狠狠地打,把一只耳朵给打聋了,眼睛也造成了斜视。
在一次次的虐待当中,钱忠明最后变得忍气吞声,任由后妈打骂,而父亲也至始至终没有阻止后妈对钱忠明的打骂。
这就像一片乌云一直笼罩在钱忠明童年里,他身有残疾,极度缺乏安全感,生性敏感自卑,在学校也被同学嘲笑戏谑,他的生活里几乎没有了光。
但可笑的是,在四岁那年因为父亲故意杀人被判死刑,钱忠明的人生迎来转机,父亲钱宝生原因赌博纠纷,用随身携带的小刀将对方捅死,而被判死刑。
重组家庭依旧没有改变他悲哀的命运
后妈将这个拖油瓶丢回到樊守丽身边,樊守丽看着自己6岁的孩子完全认不出来,由于营养不良只有两岁的模样,心痛不已,打心底里想好好弥补这个孩子。
此时樊守丽已经再婚,钱忠明就改名跟继父姓马,名唤马金库。
回到母亲身边的马金库迎来了人生最幸福无忧的短暂时光,母亲十分地爱他,有什么好的都给他,得知因为后妈导致耳朵失聪、眼医院看医生,最后病情得到改善,这段时光的他难的恢复孩子般的笑容。
年幼的马金库非常的懂事,也十分地好学,家里的奖状都粘满了墙壁,“小升初”又取得了全市前50的优秀成绩,换在别的家庭,肯定是一件很值得庆贺的事情,然而这却又酿就了马金库人生的第二个悲剧……
母亲坚决让马金库接受更好的教育,去实验中学念书,继父却不愿意花这些钱,觉得去哪念都一样,在乡里的河子中学念书既能省钱也能念书。
母亲还因此与继父大吵一架,家里没钱还悄悄借钱送马金库去了实验中学念书。
但是命运总爱捉弄人,继父对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怎么也提不上疼爱,不久马金库同母异父的妹妹也出生了,继父对他更是冷眼轻视。
在初中开学不久,马金库在电话里就听到母亲与继父因为他去实验中学念书而产生激烈的争吵,本来生性懂事敏感的他在这之前就知道母亲与继父因为自己念书的事情争吵不休,只是敏感的他没有告诉母亲,其实在他的心里已经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马金库不久便休学回家,不止一次,他对母亲说,“妈,你说活着多累,是为了什么呢?”母亲忙于生计,无暇顾及马金库内心的失落绝望。
终于在年,母亲选择与继父离婚,带着16岁的马金库和女儿来到北京东郊的马各庄,很快也找了个男朋友。
生活的颠沛流离,对于马金库的人生可谓是习以为常,然而新组建的家庭并没有给马金库带来所谓的安全感和依赖感,在这个新家当中,依旧是沉默寡言的一个。
但是这段时光里,他也曾拥有短暂的爱情,为自己所爱的女孩可以说是宁愿倾尽所有的纯洁爱情,然而这份感情并没有得到上天的眷顾,四年之后,女孩因为看不到未来而选择离开了他。
马金库工作也不受待见,经常被别人嘲笑和当佣人使唤
马金库刚到北京的时候在一家汽修厂当学徒,却因为遭到同事嘲笑眼睛斜视和带着助听器跟对方吵架打架,还在枕头下藏着一把刀打算在对方下次再嘲笑他的时候给他点颜色看看,这件事情被老板知道了,自然也不敢留下马金库,把他辞退了。
后来马金库在朝阳一家商贸公司找到了一份搬运工作,才算稳定下来,但这却成了他人生当中最后的一份工作,藏在骨子里的脆弱和敏感终究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轻易地发生改变,这也促成了他和另外一个家庭的悲剧。
马金库第一次拿到工资便给了母亲块,告诉她想吃什么买什么,给了对他不太好的外婆块当零花钱,还给了他的表姐买了一瓶香水,看着像很贵的那种。
正当樊守丽松一口气,觉得儿子长大了的时候,另外一件不可逆转的悲剧正在悄悄地靠近。
年5月22日,本是马金库轮休的日子,想要好好休息的他,在早晨6点多却被老板临时叫起来卸货。
他内心是抵触的,却无可奈何,在上午8点多的时候来的公司厨房,往锅里放了二三十片安眠药,那是他本来打算自杀用的。“我就是想让大家吃完都想睡觉,这样就不用干活了。”等到大家吃完约一个小时后,老板和几个员工都出现了头晕、恶心等症状,医院就医。
等到晚上,忙活了一天的马金库想着终于可以休息了,却被老板娘叫起来帮忙修灯,修完之后又叫他哄孩子。
两岁的孩子出生在蜜罐里,大家都宠着,同事也很喜欢这个孩子,经常给这个孩子买零食,唯独马金库不喜欢这个孩子,不会哄他,也不会给他带吃了,跟他比起来,这个孩子幸福多了,怎么还会想着对这个孩子好。
当时马金库就特别生气,说不愿意哄。但是老板娘也罢休,说,“你是来打工的,叫你哄你就哄。”
两人便争吵起来,最后发展得越来越激烈,动起手来,马金库气不过抄起墙角的斧子就想向着老板娘砸过去。他本来想吓唬一下老板娘,没想到老板娘惊慌失措地喊了起来,抱着孩子一边喊着“杀人啊,救命啊”一边跑着,孩子当时也在哭。
马金库说,“我当时也慌了,就下了死手,当时黑灯瞎火的,我闭着眼睛就砍了约20下”母子俩都没声了,斧子也砍断了。
因为怕同事看到,他把老板娘拖向另一个院子,把孩子扔进一间仓库里,洗劫了公司办公室和老板的房间,拿走了余元、手机、银行卡等财物,开着老板的别克轿车离开。
最后因为不会开车撞到了护栏上,之后便花了0元打车到了黑龙江五常市。想着回家看看亲朋好友然后自杀,但在翌日下午就被警方抓获。
庭审当天,马金库都没有向死者及其家属表达任何的歉意,在法庭上只是向法官鞠躬感谢,“希望尽快判决本人死刑,立即执行,谢谢!”
年12月,马金库最终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年,马金库被减为无期徒刑。
一个人对生活有多失望才会对生命如此的漠视?显然,他早已视死如归。
一个家庭的悲剧,确确实实地延伸到另外一个家庭上。
家庭教育的缺失,父母对孩子心灵的漠视,造成的心理创伤像滚雪球一样在孩子的身上越滚越大,最终酿就了何止一个两个家庭的悲哀。
如今,重视新一代的心理健康是越来越有必要的事了,绝不是自扫门前雪那么简单,更应该是一个全民性的进步,方能保证悲剧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