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听:我们的“爱心大使”陈良伟先生播诵的《中医“异病同治”小常识》医学科普“语音版”
中医“异病同治”小常识——医学科普(26)
异病同治,是中医诊治疾病的另外一种方法。也就是说,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采用同一方法治疗的法则。中医治病的法则,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着眼于病机的区别。异病可以同治,既不决定于病因,也不决定于病证,关键在于辨识不同疾病有无共同的病机,病机相同,才可采用相同的治法。例如:久痢、久泻、脱肛、崩漏,子宫脱垂、胃下垂等,是几种截然不同的疾病,凡辨证符合中气不足气虚下陷者,均可采用益气升提的补中益气汤治疗。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是指导临床诊治疾病的基本法则,“异病同治”就是在此原则指导下产生的。
“异病同治”作为中医最基本的治疗原则之一,在临床实践中,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浅表性胃炎、神经性呕吐、顽固性膈肌痉挛三病虽表现各不相同,但其总病机不外胃失和降,气机不畅所导致,这时可按“异病同治”原则治疗,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著名医典《金匮要略》中异病同治的条文占据70多条,涉及的方剂达30余首。
祖国医学博大精深,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充分体现了中医的哲学思想,即现象和本质的区别:同样的现象,本质不一定相同;同样的本质,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所以就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样才能达到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良好疗效。
为满足不同疾病的就医需求,全方位的为患者服务,刘光瑞、刘光杰“北方哥俩老中医”已携手同行,开启了线上看病的模式,特告知:
从今往后,只要有人生病,别着急、别紧张,千万别有病乱投医,防止走弯路进入误区!足不出户宅在家里,利用现代化的通讯工具手机,添加哥俩老中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