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8日上线的甲状腺病理学体系化课程,朱雄增教授为我们讲述了甲状腺肿瘤性病变-非上皮性和其他肿瘤。
本期小衡继续分享来自医院的郑强老师的学习笔记,希望下次你也能和我们一起分享~
医院
病理科郑强
甲状腺肿瘤性病变-非上皮性和其他肿瘤
学习笔记
一、原发性淋巴造血系统肿瘤
概述
甲状腺原发性淋巴瘤少见;
好发于中老年女性;
绝大多数有长期慢性淋巴细胞性(Hashimoto)甲状腺炎病史,可逐渐弥漫性增大、结节或肿块,也可表现为甲状腺迅速增大;
大体上,累及一侧或双侧甲状腺,多结节或弥漫性,质地软至坚实,可有出血或坏死灶;
几乎均为B细胞来源,T细胞淋巴瘤极其罕见: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60-70%)
结外MALT边缘区淋巴瘤(20-30%)
滤泡性淋巴瘤(3-10%)
少见类型:髓外浆细胞瘤、Burkitt淋巴瘤、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和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等
1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DiffuselargeBcelllymphoma)
DLBCL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淋巴瘤,多同时存在MALT淋巴瘤区域;
镜下与其他部位DLBCL相同:
弥漫成片生长,完全破坏甲状腺滤泡;
中心母细胞、免疫母细胞样,可局灶RS样、Bukitt样或多形性大细胞;
IHC:CD20+,CD79a+,PAX5+;多数为GCB表型,即CD10+或bcl6+/MUM1-;
2
结外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边缘区淋巴瘤
(Extranodalmarginalzonelymphomaofmucosa-associatedlymphoidtissue,MALTlymphoma)
MALT淋巴瘤形态学:
可呈中心细胞样、单核样B细胞、可见显著浆样分化;
可侵入生发中心(滤泡植入);
甲状腺滤泡可见淋巴上皮病变和MALT球(特征性表现);
非生发中心B细胞来源,成熟边缘区B细胞表型:CD20+,CD79a+,PAX5+,bcl2+,可异常表达CD43+/-,CD10-,bcl6-,CD5-,CD23-,cyclinD1-,SOX11-;
遗传学:约半数病例t(3;14)(p14;q32),涉及FOXP1-IGH融合;
*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
几乎所有病例都有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背景,诊断要点如下:
单核样B细胞围绕甲状腺滤泡;
淋巴上皮病变和MALT球;
侵犯甲状腺小叶间隔或神经;
免疫表型轻链限制性;
CD20+B细胞弥漫成片生长、异常表达CD43;
约2/3病例有明显的浆细胞成分,不应误诊为浆细胞瘤;
若存在大细胞转化区域,应诊断为DLBCL;
遗传学上不同于其他部位MALT淋巴瘤,未发现t(14;18)和t(1;14);
3
滤泡性淋巴瘤
甲状腺FL少见,为滤泡中心细胞和中心母细胞形成肿瘤性滤泡;
形态、分级与淋巴结FL相同:组织学为1-3级(中心母细胞≤15/HPF及>15/HPF);
FL1-2级
生发中心B细胞表型CD10+,bcl6+,bcl2+,
有t(14;18)(q32;q21),IGH-BCL2融合;
FL3级(中心母细胞)
免疫组化CD10-/+,bcl6+,bcl2-,
遗传学上无t(14;18)(q32;q21)易位;
当滤泡外出现成片大细胞时,应诊断为DLBCL;
偶见淋巴上皮病变,但一般无MALT球。
4
Langerhans组织细胞增生症
(Langerhanscellhistiocytosis,LCH)
多为播散性病变累及甲状腺,很少仅局限于甲状腺;
LCH好发于20岁以下的年轻人;
由圆形至卵圆形Langerhangs细胞混合组织细胞、嗜伊红细胞、淋巴细胞和个别多核巨细胞组成,背景常显示明显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IHC:S+,CD1a+,langerin(CD)+,CD68+,cyclinD1+;
约半数病例BRAFVE突变,BRAF阴性病例中约1/3MAP2K1突变;
5
Rosai-Dorfman病
(Rosai-Dorfmandisease)
Rosai-Dorfman病罕见,常同时累及颈淋巴结;
特征为常伴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游入组织细胞(emperipolesis);
原发于甲状腺RDD好发于中年女性(不同于典型部位为年轻男性);
镜下明显的亮区和暗区,一些组织细胞中含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S+/CD1a-,病变中也常有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背景;
6
滤泡树突细胞肉瘤
(Folliculardendriccells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