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痛经、抽筋、痤疮都能治?难道这个方子才是家庭必备么?
春季严重的咽喉疼痛可以用引火汤吗?
生活妙方
有没有一种药物,在大家学会使用以后,就能够轻松面对生活中的突发状况呢?您别说,还真有,那就是葛根汤。
葛根汤,出自《伤寒论》。为辛温解表剂。具有发汗解表,升津舒筋之功效。
组成:葛根2g,麻*(去节)9g,桂枝(去皮)6g,生姜9g,甘草(炙)6g,芍药6g,大枣(擘)十二枚。这个方子有中成药,叫葛根汤颗粒,非常方便。
那这个药都能治什么疾病呢?
葛根汤在日本家喻户晓,老人小孩都知道。葛根汤是治疗风寒感冒的一个好方,很多人感受风寒以后,可以趁热服用葛根汤,汗一出就全好了。
还有痤疮,总是退不掉,此起彼伏,疮痘颜色发紫,用上葛根汤以后,痤疮没了,皮肤又变得滋润。这个方子还能治疗一些老年女性的尿失禁,很多人不好意思讲,一咳嗽、一着急小便就出来了,用葛根汤也能够见成效。还有很多,比如口噤、头痛、提神醒酒等等。
◎八岁手绘
医案(一)
曾经有这么一个医案令我印象很深刻。李某,男,35岁。在桑拿洗浴的时候出了很多汗,出汗之后立即就骑摩托车而感受了风寒,当晚便恶寒发热,无汗,枕项强(jiāng)痛,目睛疼痛。本来葛根汤一剂就可痊愈,但是在某医者手中一见发热便打吊针,输大剂青霉素、先锋霉素三天,并且服用牛*解*丸。到了第四日,发热(38.5℃)诸症不减,头更加痛。
遂来院就诊,望其面色苍白,肌肤干燥,舌质淡,苔白腻。问其基本状况:胃口不开,口干不苦,不想喝水,大便三日未行,今日始便,亦不干秘,小便清白,不咳嗽,亦无鼻塞流涕等状,切得脉象沉细,触知四末甚冷。
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背强几几,属太阳病葛根汤证无疑。考虑到西药诸霉素,是苦寒药,更伍与牛*解*丸(寒),令郁闭之表寒雪上加霜,加之阳气不足。治当表里兼顾,温阳与发散同步并行。
拟葛根汤:葛根5g,麻*0g,桂枝7.5g,白芍7.5g,甘草6g,附子0g,生姜0g,红枣5枚,一剂,温服取汗。后随证加减两次,痊愈。
医案(二)
杨德明医案:刘某某,女,45岁。口噤不语20余天,某医院诊为咀嚼肌痉挛症,什么是咀嚼肌痉挛症呢?症状包括面部局部肌肉抽搐,张口困难,咀嚼肌痉挛,患者牙关紧闭等症状。
用西药治疗5天,症情依旧,即来我院就诊。诊见:右颞颌关节僵硬,疼痛,不能咬嚼食物,张口约0.5厘米,舌淡,苔薄白,脉紧。处方:葛根、白芍各60克,甘草30克,桂枝2克,麻*4克,生姜、大枣各0克,水煎温服。同时用药渣热敷患处(每日3次,每次大约30分钟)。
5剂后,口噤不语减轻,额颌关节僵硬、疼痛明显缓解,张口约7厘米。守方续服4剂,即张口自如,诸症消失。随访至今未发。
这两个医案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是把它们放在一起,就是葛根汤的主要治疗方向。第一个医案主要是风寒入体,而第二个医案则是津液无法输布的问题。——
具体见开头原文
“以简驭繁”
其实中医是复杂又简单的啊,西医仅仅皮肤病的名称,就有几千个。
中医内科的调理,就是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这四个虚;
阻碍经络运行障碍,大致只有瘀血、痰湿、气郁这三个。
中医大致用这七个类型,对应西医成千上万的病名,哪个更复杂吗?
日常调理常用方剂
附子理中丸:温脾散寒,止泻止痛。用于脾胃虚寒、手足不温等。组方:附子、人参、干姜、甘草、白术。归芍地*丸:肝肾阴虚(妇女)。滋阴养血、柔肝补肾,妇女经期失血过多会伤阴。组方:六味地*丸(熟地*、山萸肉、山药、牡丹皮、泽泻、茯苓)+当归+白芍
适用病症:妇女肾虚而引起的崩漏、头晕、乏力、腰腿酸疼、耳鸣、足跟痛等。桂附地*丸: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所致的腰膝酸痛、肢体浮肿、小便不利、老人尿频。组方:六味地*丸+肉桂+附子主治:肾阳虚和阴阳两虚
适合人群:阳虚者,畏寒怕冷,四肢不温,舌苔色淡而多苔者。适用病症:金匮肾气丸: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适用人群:肾阳虚伴随着小便不利,腰腿不便。组方:六味地*丸+桂枝、附子、牛膝、车前子。补中益气丸:补中益气,用于体倦乏力,内脏下垂。组方:*芪(蜜炙)、*参、甘草(蜜炙)、白术(炒)、当归、升麻、柴胡、陈皮、生姜、大枣。生脉饮:用于气阴两亏,心悸气短,自汗。组方:人参三克、麦冬三克、五味子七枚玉屏风散:补益剂,益气固表止汗。主治表虚自汗。组成:防风、*芪、白术。*芪建中汤:温养脾胃,治疗虚寒性胃痛,腹中拘急疼痛,自汗。组成:*芪、桂枝、白芍、生姜、炙甘草、大枣、饴糖。人参归脾丸: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用于气血不足,心悸,失眠,食少乏力,面色萎*,月经量少,色淡。组方: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芪、当归、木香、远志、龙眼肉、酸枣仁。人参健脾丸:健脾益气,和胃止泻。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饮食不化、脘闷嘈杂、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不思饮食。组方:人参、白术、茯苓、山药、陈皮、木香、砂仁、炙*芪、当归、酸枣仁、远志。加味逍遥丸:为和解剂,具有疏肝清热,健脾养血之功效。组方:柴胡、当归、白芍、白术(麸炒)、茯苓、甘草、牡丹皮、栀子(姜炙)、薄荷。四逆散:为和解剂,调和肝脾,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组成:柴胡(6克)枳实(6克)芍药(6克)炙甘草(6克)
方解:柴胡既可疏解肝郁,又可升清阳以使郁热外透,用为君药;芍药养血敛阴,与柴胡相配,一升一敛,使郁热透解而不伤阴,为臣药;佐以枳实行气散结,以增强疏畅气机之效。
适用:调理肝气不舒导致的气机郁滞,出现身体表里、上下不能调和,阳气郁闭于内,四肢逆冷的情况。
桃红四物汤:养血活血,血虚兼血瘀证适用。
组方:当归、熟地、川芎、白芍、桃仁、红花。
血府逐瘀汤:桃红四物汤+四逆散+其他
组方:当归九克、生地九克、桃仁十二克、红花九克、枳壳六克、赤芍六克、柴胡三克、甘草三克、桔梗五克、川芎五克、牛膝九克。
功效:调畅气机,活血化瘀,养血。用途甚广,严重低估。
罗大伦博士:原文作用被远远低估的血府逐瘀汤
生活妙方
八珍汤:四君子(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四物汤(熟地、当归、芍药、川芎)
功效:具有益气补血之功效。主治气血两虚证
十全大补汤:四君子汤+四物汤+*芪+肉桂
功效:温补气血,治诸虚不足。
桔梗元参汤:桔梗9克元参9克杏仁9克橘皮9克法半夏9克茯苓9克甘草6克生姜9克。
功效:调理脾胃气机升降,调畅肺气(清鼻涕的肺气虚寒型鼻炎患者才可以,儿童用量减半,没有中成药)。
方解:茯苓祛脾中湿气,升脾之阳气,半夏降胃气,甘草和中,桔梗宣发肺气,元参(玄参)清咽利喉,起肾水上行,杏仁降肺气,陈皮开肺气,生姜暖中散寒。
中医惠民,惠及苍生!
正安答摩一学就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