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Brain中文版主编王拥*教授及所有编委会成员的共同推动下,专注打造神经领域专科医生交流新渠道的“Brain中文版线上读书会”正式启动,第九期围绕“神经遗传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展”话题进行分享探讨。本次Brain中文版线上读书会特邀福建医院陈万金老师作为主讲人。
第九期时间:年4月10日19:00-20:00
第九期话题:癌性脑膜炎的诊断和治疗
课程回顾
专家问答
医生提问1:例2是否有共病的可能?正常人可以出现这个点,如何理解?是否不能作为异常基因结果报告?
陈万金老师回答:这位老师的问题非常好,第二个病历,我觉得应该不太像共病。应该用“一元论”来解释这个病人的痉挛性截瘫,他不太可能既有遗传性又是HTLV1病*感染引起的。我考虑是HTLV1病*感染引起,而不是这个基因突变所引起的。因为这位老师也提到,这个正常人1万个里面有九个出现这个点。那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这个位点就是一个基因多态性位点,所谓多态性,就是在正常人群当中可以出现,并不是真正的致病位点。从教科书的传统观点来讲,条染色体中,如果没有出现这个点,可以认为他是一个突变点。但随着最近几年正常人群的数据库越来越齐全,我们对基因多态以及基因突变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入,所以针对这个病人,他的这个突变位点1万个正常当中有九个,所以认为它是一个多态,而不是这个病人真正的致病性位点。
医生提问2:请问万金老师:热带痉挛性截瘫获得因素常见有哪些?激素治疗两周如无改善后续如何调整?谢谢
陈万金老师回答:感谢第二位老师的提问,热带痉挛性截瘫获得因素,这个问题确实比较难回答。当时我和日本鹿儿岛大学的出云周二教授也交流过,以及医院的高宏志教授以及厦门大学的邢惠琴教授,他们也曾经在日本鹿儿岛大学留学过,他们可能比较有经验,实际上,病*在正常人群当中就有一定的携带率,但是并不是每一个携带这个病*的人都会出现脊髓损害。而且我们调查发现,不少的病人,他的亲属,包括配偶、子女、父母,长期生活在一起的话,也有一定程度的感染。但是这些亲属并不会出现痉挛性截瘫的表现,为什么呢,还是跟病*的滴度有关系,病*滴度比较低,没有侵犯皮质脊髓束,就不会出现临床症状。关于治疗方面,有文献报道激素有效。我们的病人也曾经尝试过激素,两周之后效果不是很明显,这方面可能需要检索更多的文献。大家首先把诊断搞清楚,治疗方面大家可以尝试、积累更多的经验,期待更多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