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康复大厅一个帅气的身影特别引人注意,他就是三十六岁的郑先生,这个在康复过程中总是大汗淋漓的帅哥,回想起他的求医诊疗经历,就好像做梦一般。
一
痉挛性截瘫八年,终走上康复路
八年前,正值壮年的郑先生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乏力,走路不稳,进行性加重。在年4月,因病医院就诊,当时症状是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走路姿势异常,诊断为“痉挛性截瘫”,但遗憾的是,当时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并未开展相关治疗。年12月,郑先生走路不稳情况加重,双下肢肌张力增高明显,行走功能越来越差,小伙子心急如焚,家人也是焦急万分,带着他四处求医。医院成立了痉挛状态多学科联合诊疗团队,家人仿佛又看到了希望,医院就诊。经过多学科联合诊疗会诊,郑先生的疾病通过基因检测等检查,确诊为“遗传性痉挛性截瘫”,对于原发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针对痉挛状态,可以采取外科干预和综合康复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12月26号,医院神经外科专家给郑先生施行了术中电生理监测下腰骶段选择性脊神经背根切断术(SDR手术)。手术很顺利,术后效果非常明显,有效地解决了双下肢肌张力高的问题。外科手术的干预,大大缩短了痉挛状态治疗的时程,为后续的康复治疗奠定了基础。
术后1周,郑先医院,开始了第二阶段的康复治疗。此时的郑先生,双下肢肌张力得到了有效缓解,而且骨盆前倾及蹲伏步态有了明显改善,对后续的治疗也是信心满满。申园康复团队遵循泰康TKR国际标准康复体系,根据郑先生的术后状态,进行了详细的术后康复评估,并且根据术后具体情况,制定了阶梯式的康复治疗方案,力争更好的改善郑先生步态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刚入院时,郑先生在病床上接受康复指导
之后,医院康复大厅就出现了这样一个帅气的身影。
在康复师指导下做两点跪位躯干稳定训练
在康复师指导下坐在瑜伽球上进行抛接球平衡训练
缠绕GCT整体控制绳带,改善髋外旋足内翻
PT大厅训练上午
四肢联动15min;
HUR股四头肌闭链蹬踏;
HUR内收肌训练;
HUR外展肌训练;
站立架+斜板15min
PT大厅训练下午
腹式呼吸训练;
仰卧位骨盆后倾训练;
桥式运动;
上腹肌肌力训练;
两点跪位训练;
坐位平衡训练(瑜伽球+抛接球);
站立位骨盆调整训练;
站立位平衡垫训练;
上下楼梯训练……
郑帅哥每天的康复就像完成老师的作业,一项项下来,不觉枯燥,像是积聚力量,等待时机。
平衡棒补充平衡下的步行训练
单侧下肢负重训练
在医院康复科主诊医师张金明、宋娇娇和康复治疗师肖志亮的悉心指导下,郑帅哥康复节奏张弛有度,他像个刚学走路的婴孩,从卧床躺到坐,从坐位转移、平衡到床边平移、助行器坐站。
一天天的系统康复训练,从入院时的康复评定低分,到阶段性康复评估得分提升,透过记录在册的评估结果看到了这个大帅哥的成长。
康复评估记录:ADL(生活活动能力)评估分数已达满分
二
翻转人生,利利索索过大年
入院不到一个月,大帅哥终于甩开助行器,开始独立行走,实现了从卧床看天到立地前行的人生翻转。
郑先生给康复治疗团队送来了感谢的锦旗,尤其对待他如亲人朋友般的康复治疗师肖志亮表达了感激之情,“马上我就可以出院了,利利索索回家过年”大帅哥笑起来眼里带着兴奋的光。
临近春节,郑先生带着这样的人生翻转,回家过年,医院愿你健康常伴,幸福前行!
医院——康复医学中心
康复医学是一门以消除和减轻人的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人的功能缺失,设法改善和提高人的各方面功能的医学学科,也就是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评估、治疗、训练和处理的医学学科。
康复医学是医院重点学科,医院依托泰康TKR国际标准康复体系,汇集国内外康复专家,引进先进康复设备,由资深康复师、言语认知吞咽治疗师、文娱治疗师、心理治疗师、康复护士、康复顾问等组成多学科康复团队,为患者提供最新科学理念和与临床数据有机结合的康复治疗,帮助患者全方位提高生活品质,为客户提供集诊疗、手术、康复、护理于一体的国际化康复医学服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