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位:江苏!——7月5日,人民日报
7月3日傍晚,江苏常州二院产科护士郭艳在朋友圈发了这样一张照片:胃肠外科医生曹翔坐在产科病房的走廊上,鞋套都没来得及脱,脸上带着一丝疲惫的微笑……
身后的病房里,曹翔的爱人刚刚经历了剖宫产,一对龙凤胎宝宝因为孕周不足,还在新生儿科抢救。
据了解,当时曹翔已经连续工作了3小时,累得只能瘫坐在产科病房走廊里。"病房里都是家里的亲戚,我怕他们担心我"。曹翔说,"自己有点累了,看到孩子刚才呼吸都没有了,吓懵了,还好有惊无险!"
患者、爱人同时手术
他选择了坚守岗位
7月日,曹翔是4小时班,当晚他的爱人因为医院,也就在差不多的时间,曹翔收治了一位肠梗阻的患者。
7月3日,曹翔原本安排了三台手术,计划手术后可以去陪陪爱人。"上午我在做第一台手术的时候,产科的电话就打来了,说情况紧急,需要立即剖宫产。"曹翔告诉记者,"医院里,同事们会照顾好我爱人,我这边顺利的话,应该手术结束后还能陪爱人去做做准备。"
7月3日中午,三台手术顺利完成后,曹翔准备下班。可就在这时,前一天晚上收治的肠梗阻患者出现了紧急情况,需要立即手术。已经很疲惫的曹翔立即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又回到手术室,而曹翔的爱人此刻正在他隔壁的手术室准备手术。"那个病人肠子破了,没有办法啊!我也想去陪着老婆,走不开啊!"瘫坐在地上的曹翔回忆起当时的情形,一脸无奈。
曹翔的手术顺利结束后,隔壁手术室,产科医生已经取出了两个宝宝。可还没来得及体会做父亲的喜悦,曹翔就被吓着了:因为早产,宝宝情况并不好,体重较轻的那个呼吸都没有了,需要立即插管!看着宝宝浑身青紫,经过医生的抢救再一点一点缓过来,曹翔的心里有着说不出的滋味儿。
他的同事看到这一幕,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
7月4日上午,当听说自己的照片被同事放到了朋友圈,曹翔还有点不好意思:"我们外科医生都这样啊,连着干几十个小时是常有的事儿,我只是有点吓着了。"
最新消息,曹医生妻儿均已脱离生命危险。
人民日报
大学本科的最后一年,他从宿舍走到教室的米路都要扶墙缓行,走一段还得歇一段时间才能再走。那年4、5月,是邱怀德状态最差的时候,他连步子都迈不开,去医院回来需要两个同学架着他,把他背回学校。那是邱怀德最绝望的时刻,他怕自己未来只能瘫在床上,失去独立生活的能力。
他从不说放弃
即使在最绝望的时候,邱怀德也从未放弃,他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为了上课,他经常骑着自行车在校园里穿行,上坡推行下坡骑;为了学习,他长时间地坐在书桌前,左肩常常特别酸痛。那时候他动作不协调,平衡感也不好,写字都会抖,有时候穿裤子都差点绊倒,只能靠着墙穿。
从宿舍到课堂的距离对他而言都满是艰辛,医学实验这种精细化的操作对他来说更是难上加难。然而邱怀德从未消极度日,凭借自己的努力,连年获得各种奖学金,成绩也一直保持在年级前列。
资料图
“不能放弃,一定要坚持!”邱怀德不停告诉自己。那一年,邱怀德遇到了导师励建安。励建安建议邱怀德吃一些与多巴胺相关的药物。令人意外的是,服药后邱怀德的情况改善了,三五天后,他就可以拄着拐杖走路了。
年,邱怀德做了基因检测,才确定下来自己患的是青少年型帕金森病,患病几率为十万分之一,目前无法治愈,只能靠药物和长期的康复训练来维持身体机能。
3
与病魔做斗争从“拄拐少年”成为“肌肉小哥”
虽然疾病不能治愈,但是邱怀德从不悲观,他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开始到健身房进行康复训练。第一次进健身房时,邱怀德是拄着拐杖缓缓走进去的。
资料图
他忍着身体的酸痛进行康复训练,每次练完都是大汗淋漓,手掌都被磨破了。几个月后,他从不能加重量,到可以卧推60kg,引体向上也能一口气做十几个。渐渐地,邱怀德可以不用拐杖走路了,可以开始跑步了,肌肉开始增长了……从“拄拐少年”成为“肌肉小哥”,邱怀德付出了异于常人的数十倍、数百倍的努力。
发表篇中文论文、1篇SCI论文、申请发明专利1项、以翻译秘书身份参译专著1部……邱怀德研究生期间完成了临床培训和学业的所有要求,顺利毕业;他还开办了“南医小邱”
目前,邱怀德靠英语口译已经经济独立,他用自己赚的钱读书、生活、看病……拿到了执业医师证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证,顺利通过了研究生答辩,还拿到了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专业的博士拟录取通知。
他们,都是江苏的美好!
学习之路,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江苏团团与团员青年约定,
新的一周,一起学习,不见不散!
点击江苏共青团大学习第五季第十一期
“用极大力量做好青年工作”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三水、木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