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合成甲状腺激素必不可少的重要原料,在维持机体健康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促进生长发育、参与大脑和神经系统发育、调节新陈代谢等。
但是碘在自然环境中含量稀少,除在海水中含量较高以外,在大部分土壤、岩石和水中的含量都很低。而人体的碘元素主要来自于各种食物和饮用水,摄入碘含量较低的食物和饮用水就会造成人体缺碘。
01
碘缺乏病的危害
缺碘可以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以及碘缺乏导致的流产、早产、死产、先天畸形等。
不同生命时期缺碘的危害各不相同:
1.胎儿期:
流产、死产、先天畸形、围生期死亡率增加。
2.新生儿期:
地方性克汀病,包括智力落后、聋哑、痉挛性瘫痪、斜视、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身材矮小、死亡率增加。
3.儿童和青少年:
精神功能受损、体格发育迟缓。
4.成人:
精神功能受损、碘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02
科学补碘
预防碘缺乏病,科学补碘是关键。
目前,常用的补碘方法以食盐加碘为主,其他方法包括口服碘油丸、服用含碘药物以及营养素补充剂、食用富碘食物等。食盐加碘是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推荐的控制碘缺乏病最安全、最有效的措施。食用碘盐不仅安全、有效和经济,还是符合微量、长期和生活化的补碘方法。当然,补碘也不是越多越好,碘过量也会导致碘相关疾病的发生。个体对碘的需要量随年龄、性别、生理特点等多种情况的变化而不同,下表是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平均每人每日的碘参考摄入量。中国居民膳食碘参考摄入量(μg/d)
人群
推荐摄入量可耐受最高摄入量0岁85(适宜摄入量)——0.5岁~(适宜摄入量)——1岁~90——4岁~岁~岁~岁~岁以上成人600孕妇哺乳妇女以一般成人为例,我区绝大部分地区为碘缺乏地区,每天从饮水中获得的碘量约为10μg,每天从食物中摄入的碘约为25-50μg。目前我区食盐加碘浓度为25mg/kg,按每天摄入5g食盐、烹调损失20%计算,每天从加碘食盐中摄入的碘约μg;加上饮水和食物中摄入的碘,则能达到18岁以上成人推荐的碘摄入量(μg/d)。
只要均衡饮食,每天食用加碘食盐,就能满足人体每天的碘需求,无需担心碘摄入过量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
补碘不能一概而论
不同人群的碘需求量不同
这时就需要运用到补碘“加减法”
下面带大家了解了解
特殊人群补碘“加减法”
补碘加法(1)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孕妇的碘推荐摄入量从非孕期的μg/d增加到μg/d,哺乳期妇女则增加了一倍。为满足以上人群的碘需求,应增加碘摄入量,推荐食用孕妇专用盐或碘含量较高的加碘食盐。鼓励摄入含碘丰富的海产食物,如海带、紫菜等。
(2)婴幼儿。
婴幼儿时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期,需要更多的甲状腺激素促进体格生长及神经系统发育。母乳喂养的婴幼儿,当母亲碘摄入充足时,能满足0-6月龄的婴儿的需要;非母乳喂养的婴幼儿饮食主要是乳制品。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规定在婴幼儿奶粉中必须加碘。7-12月龄婴儿可以从辅食中获得部分碘;13-24月龄幼儿开始尝试成人食物,也会摄入少量的加碘食盐,可获得一定量的碘。婴幼儿的辅食中应有含碘丰富的海产品。
(3)儿童和青少年。
儿童和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快速增长,对碘的需要量增加。因此,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应食用加碘食盐。
补碘减法(1)水源性高碘地区居民。
水源性高碘地区应供应未加碘食盐。不过,我们广西没有高碘地区,大家还是要坚持食用碘盐的。
(2)甲状腺疾病患者。
甲亢患者应该限制碘的摄入,尽可能忌用富碘食物和药物。甲减患者应根据病因选择合适的补碘方式。
来源:“贵港市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