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肌性斜颈(CMT)是一种常见的出生后不久即出现的姿势畸形,其发生率为3.9-16%。其特征是患儿颈部向患侧侧屈和由于单侧胸锁乳突肌短缩而引起的颈部向患侧旋转,同时伴有或不伴有胸锁乳突肌包块,并且一部分患儿常常伴有髋关节发育不良,运动发育落后等。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患儿颅面不对称的发生率可达90%。在3个月以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大多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如果在早期不治疗,可导致颅面畸形、颈椎畸形、疼痛、颈椎活动受限、斜视、脊柱侧屈等。
先天性肌性斜颈的病因不明,过去常常被归因于出生创伤,产前或围产期因素,宫内胎位等原因,最近的免疫组织学和基因表达研究为胸锁乳突肌的宫内损伤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受累的胸锁乳突肌主要病理特征包括肌内膜和肌周纤维化过度,脂肪细胞增生,肌纤维萎缩,导致受累的胸锁乳突肌紧张、进步活动受限。纤维化的程度与未治疗的儿童的年龄成正比,年龄越大,纤维化越严重,而这些病理改变被研究证实Ⅲ型胶原蛋白的沉积是导致胸锁乳突肌纤维化的关键因素,基因表达研究进一步支持了这一观点。另外最近的研究表明,颈椎的变形性改变最早在8个月大时就开始了,而且畸形的严重程度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胸锁乳突肌紧张的严重程度而增加,为了减少这些继发损伤,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有必要进行早期干预。
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不会自行痊愈,他们需要进行全面的康复治疗,包括颈椎的伸展、颈部及躯干力量的强化、促进对称性运动的活动、环境改善,以及父母或照护者的教育和支持,提供家庭干预的项目。有力的证据表明,早期干预、早期治疗比晚干预更有效。如果在出生1个月前开始干预,98%的患儿在1.5个月内颈椎活动可恢复正常,出生1个月后开始干预的患儿治疗时间可能会延长6个月,而6个月之后才开始接受治疗的患儿可能需要9-10个月的治疗时间而且完全恢复正常的患儿逐渐减少,很明显,如果更早的全面接受干预治疗,治疗的经济成本和家庭精神成本可以降低。
早期识别孕期姿势偏好和早期诊断先天性肌性斜颈可以缩短治疗时间,并可完全消除不对称姿势。因此建议所有的准父母和新生儿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