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是传统家装行业被互联网不断渗透改造、转型升级过程中重要的一年,成百上千的家装公司,你方唱罢我登场,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空前绝后,进入年形式并未有所缓解。
俗话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这期盘点一些家装公司使用的作茧自缚的商业竞争手段。
在各城市盲目扩张
许多取自营家装模式的大型平台,过于看重自己的拓展能力,不大愿意与人分羹,业务开展第一时间覆盖北、上、广、深,人马安排亲自招编,活活变成重资产模式,脚步不经意间就被拖缓了。再看看各互联网家装的聪明做法“城市合伙人”有钱大家一起赚,有风险大家一起担,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最致命的是,公司能够通过此举快速复制到全国,总公司要做的就是一件事,把平台名气做响亮点,下面的业务就很好开展。
供应链不成熟却打价格战
家装公司很特殊,设计的供应链复杂且长,所以有无成熟的供应链是绝对家装公司生死攸关的大事。为了培养供应链,就必须大量采购,大量采购之后就必须大量施工,要想大量施工就必须有大量订单,要有大量订单就必须拿出最具市场竞争力的价格,此举本身并无不妥,但是也要考虑自身企业的承受能力,持续亏损可能被竞争对手拖死。
据悉搜房网房天下推出的/㎡家装产品在市场上颇受好评,消费者也是冲着“性价比”进行选择,但是随着业务的开展,搜房网亏损加剧,在资本方压力和各因素的考量下,虽不甘心却不得以退出家装市场。
把家装O2O就看成简单的融资+烧钱
融资越来越多的创业团队把能否拿到融资作为衡量创业是否成功的标志,所以选择风投正劲的家装O2O作为创业项目。老一辈企业家艰苦创收的精神,新潮的创业者根本不在乎,他们想尽一切办法融资、融资、再融资,烧钱、烧钱、再烧钱,最后用自己挖的坑埋葬了自己。至于高举着的互联网家装大旗,就是个噱头。
产品无差异化
现如今家装已经进入粗暴的套餐比价格时代,今天A家,明天B家,过两天也出来了,A橱柜不限延米,B门樘不限数量,C八大一线主材,所有的套餐大概就是这一套方式,真正能够改善用户体验举措并不多。其实从施工质量,售后服务,很多方面可以下手改善,只是消费者难以察觉或短时间内不看重,大多数公司也就不打算在其上面花心思。我们希望真正实现装修产业的巨变。
过度依赖别人的装修平台
平台毕竟是别人的,过度依赖平台提供的业务是危险的,如果别人的平台成为你的家装公司单一流量来源,那你的命脉就被牢牢掌握住了,当平台不需要装修公司的时候这部分依赖平台的公司就完蛋,这完全是有可能的,土巴兔也一直在摸索中,以后自己做线下的施工也是不排除的。就拿搜房网说事,媒体平台,一眨眼变成电商平台自己做家装,在其平台上的合作商家瞬间变成竞争对手,这么不按套路出牌的事,万一撞上了呢!
居然之家董事长汪林朋在岁末一句豪言前半句是“90%的互联网家装都会死。”但他忘说了,活下来的10%会把他干掉。不管是互联网家装还是家装,引前车之鉴避开错误,或许就是那10%。
图文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