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普及“幼儿急救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增强全体教职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对突然发生的处置能力,6月5日下午,医院儿科赖起文医生把“幼儿急救知识”培训送进了第二实验幼儿园。
培训中,赖医生利用PPT图片、结合亲身接诊事例、通过现场演示等方法,围绕幼儿伤害的现状及原因,重点以幼儿高热惊厥与异物梗阻时的海姆立克急救法为主题展开培训。
通过此次活动,引起了我园全体教职员工在思想上的高度重视,提高了我园全体教职员工救护意识与应急救护能力,为保证幼儿生命安全、提高保育保健水平打下坚实基础。
—知识分享小链接—?幼儿高热惊厥?●○1现象确认:意识丧失,两眼球固定或上翻、斜视,头转向一侧或后仰,口吐白沫,面部及四肢肌肉呈强直性或痉挛性抽动。
2处理方法:患儿应侧卧位,解松衣领、腰带,保持呼吸道通畅。指轻压人中,确保氧气吸入,并应快速降温,医院。
?海姆立克急救法?●○1海姆立克急救法的起缘:急性呼吸道异物堵塞在生活中并不少见,由于气道堵塞后患者无法进行呼吸,故可能致人因缺氧而意外死亡。海姆里克腹部冲击法,是美国医生海姆立克先生发明的。年他首先应用该法成功抢救了一名因食物堵塞了呼吸道而发生窒息的患者,从此该法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因此该法被人们称为“生命的拥抱”。
2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
利用冲击腹部——膈肌下软组织,被突然的冲击产生向上的压力,压迫两肺下部,从而驱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一股气流,这股带有冲击性、方向性的长驱直入于气管的气流,就能将堵住气管的气管、喉部的食物硬块等异物驱除,使人获救。
3.各年龄段人群海姆立克急救法
?●○1一岁以内婴儿
这个时期的婴儿如果发生窒息,应先将婴儿面朝下放置在手臂上,手臂贴着前胸,大拇指和其余四指分别卡在下颌骨位置。另一只手在婴儿背上肩胛骨中间拍5次。然后观察异物有没有被吐出。
2如果没有吐出,立刻将婴儿翻过来,头冲下脚冲上,面对面放置在大腿上。一手固定在婴儿头颈位置,一手伸出食指中指,快速压迫婴儿胸廓中间位置,重复五次之后将孩子翻过来重复步骤一。直至将异物排出为止。
3一岁以上儿童及成年人
施救者站在被救者身后,两手臂从身后绕过伸到肚脐与肋骨中间的地方,一手握成拳,另一手包住拳头,然后快速有力的像内上方冲击,直至将异物排出。
4如果身边没有其他人,如何自救
这时候只能靠自己,趁着意识清楚一定要争分夺秒。自己一手握成拳,另一手包裹住,快速向内向上冲击肚脐与肋骨中间的位置。直到将异物排出为止。
5如果自己力气不够,那么迅速寻找一把带靠背的椅子或者桌子。然后将自己的腹部按压在桌角、椅背或者其他坚硬的物体上向内向上冲击,一定要快准,反复冲击几次,异物会排出。
6意识不清怎么办
如果窒息患者已经意识不清,那么上述方法就不适用了。这时候可以将患者面朝上摆正,脸偏向一侧,然后一手的手掌根部放置在肚脐与肋骨中间,另一手覆盖在手掌上,迅速向前向内冲击。
7注意事项
孩子被异物卡住喉咙后,一定避免用手抠,以免越抠越往里走。
窒息发生后越快抢救越好,*金抢救时间只有3分钟。
撰稿:张淑袍
编辑:叶文阳
审核:林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