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挛性斜视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想获得竞争优势把自己变成一根针吧
TUhjnbcbe - 2021/3/25 13:56:00

本文字,阅读大致需要6-8分钟

最近和很多朋友聊关于「做点什么事儿才能挣点钱」这个话题,大家的回答类似于:我要做电商,我要做知识付费,我要做短视频...诸如此类的回答。

大家发现问题了么,这种回答特别模糊。

就拿做知识付费举例吧,知识付费能涵盖的东西太多了。有幼儿教育,儿童教育,K12教育,职前教育,职后教育,这是按照年龄段做的简单分类。

还能继续细分,就说职后教育吧,可以具体到很多种细分领域,你可以讲时间管理,或者职场沟通,或者结构化思维,等等很多。

你看,知识付费这个说法太粗了,能涉及到的知识领域太广了。如果把要做的事情仅仅定义为,要做「知识付费」,结果是什么?

结果就是,你没能在整个坐标轴里找到属于你的那个「具体的点」。如果目标不具体,意味着也不会有任何有效的学习,事情也没法推进下去。

更严重的问题是,如果不能描述清楚你具体要做什么,意味着你没法获得竞争优势——你得清楚,作为一个普通小老百姓,最重要的获得竞争优势的办法是什么。

作为一个没资源、没人脉的普通人,建立竞争优势的最好办法,就是:把自己有限的时间,倾注于一个非常具体、狭小的点上,把自己变成这个点的专家,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说白了,这不就是集中优势兵力打仗么。这样,虽然从整体资源讲我们是劣势,但在局部上,在每一个具体战役上,我们是绝对的优势,这就保证了战役的胜利。

这一点认知特别重要。

就还用知识付费举例,比如你写作能力不错,你想做一个写作课出来。写作课够具体了么?抱歉,还是不够具体。

因为写作课,还可以继续细分。你要做的是职场写作,还是新闻稿写作,还是追热点文写作,这还是有区别的。

当你可以专注于一个点去做事情的时候,不仅你自己更省心(不管是自己有针对性地学习,还是做内容选题),而且也会加深你在用户心中的印象。

这样你才能集中精力把一件事做好,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你擅长什么领域,在哪个领域上投入了大量时间,就一定有人「没你擅长」——无论是多么微不足道的领域。

如果你现在在琢磨的事情是「做点什么事儿才能挣点钱」,而且你是一个没钱、没资源的普通人,以下行动步骤,给你一点参考:

1.不要考虑有成本的创业项目

特别是针对本钱少,经验也少,但心气儿很高的人,这点很重要。要知道,创业这事儿绝对不是九死一生,而是九十九死一生。

在没经验,没经济基础的情况下,去做超出自己经验和能力的固定投入,是一个很差的做法。

比如你要开个火锅店。你还对干餐饮一点经验都没有,那基本就是去当炮灰。生意还没干起来呢,先租房装修买设备进货雇人,钱先花出去了。你就得先回本。

哪有那么容易的事儿啊。客流、推广、口味、食材新鲜度,竞争,各种地方都是坑,哪出问题都要命。你确定你能坚持到柳暗花明么。

投资领域有一个词,叫:安全边际。说白了就是,无论如何都不要让自己有机会亏损。

我在之前文章也经常说,要做那种:做错了风险很小,做对了收益很大的事情。

所以,先考虑那些只需要时间成本,不需要固定成本的项目吧。你会摄影,给人家拍拍照片;你数学好,给小朋友辅导辅导功课;你写作好,开个写作课;

这些都是不需要什么投入,自己就能干起来的业务。就算失败了,最多就是浪费点时间。如果你就是想开个有投入的实体店,那能不能先仅仅付出时间成本挣到点本钱,然后再开实体店呢,咱分步走行不行。

你也别想着必须跟别人合伙才能把事儿干起来。先干个体户吧,如果你真的挣到钱了,也验证模式了,那时候再雇人不迟。一个业务的人员结构,是随着发展需求生长出来的,而不是事先规划好的。

总之,先保证自己不死,然后才有后面的故事。不然你这个主角,第一集就因为用力过猛,把自己套牢了,那后面不就没戏唱了么。

2.去做全面市场调查(横向拓展,扩大选项)

这一点我和我训练营的每个学员基本都说过。就是:想做点自己的事,先要懂得横向拓展,扩大选项。

原因很简单,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认知锚点」,我们会很大程度上受到身边信息的影响,认为一件事“应该怎么做”、“只能怎么做”。

说白了,就是坐井观天。

所以,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从自己的「井里」爬出来,看看更大的世界。如果你想做点自己的事,要那先去看看这个世界上,有哪些人,在通过什么方式赚钱。

只有这样,你才能不站在自己那一亩三分地想事情,才能看到更多的选项,更多可能性。

就算是你已经倾向于做某个领域,你还是需要做市场调查,你需要知道你打算要做的事情,在市场上有多少玩家,他们的表现怎么样,市场需要怎么样,目标用户被服务的怎么样。

这些信息你都了解清楚了,你才能少踩坑,争取一次性把事情做对。

总结一下,就是两点:第一,你要看到更多可能性,不能自己在那脑补;第二,要获取更多支撑自己把事情做对的数据和经验,不能等吃了亏才明白是咋回事。

在做市场调查阶段,你需要的是发散思维。

最简单的方法,你能不能先去知乎搜索「创业」这个关键词,看看有多少个相关问题,相关的回答,看看别人都干了什么事儿,是怎么挣钱的。

你真的这么做了,你会发现特别多你从来都没想过的业务形式和用户需求。当你的好选项变多的时候,你的成功率不就变高了么。

千万别闭门造车,费力不讨好的做事情。

3.专攻一个垂直领域,让自己变成一根针(纵向深挖,关闭赛道)

再强调一次,对于没钱没资源的普通人来说,建立竞争优势的最好办法,就是:把自己有限的时间,倾注于一个非常具体、狭小的点上,把自己变成这个点的专家,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比如你要干摄影,你不能什么活儿都接。作为一个私人摄影师,你可以专攻亲子家庭照。

这个业务好啊,付钱都是以家庭为单位付钱的,需求又刚性,拿到照片就发圈,简直美翻。而且你可以把精力都用于专攻怎么把亲子照拍的更好上。

这样你只可能越来越专业,相关案例越来越多。别人推荐你的时候,也更明确。大家都知道你拍亲子照顶呱呱。

先别想着做多大的业务,别想着能不能改变世界。你先变成一个亲子照专业户,你就已经业务接不过来了好吗,足够你吃了。

有个词是「关闭赛道」。意思是,如果能在一个领域里把某一件事做好或者把某一个问题讲明白,让别人觉得超越你都很难了。那么这条小小的赛道就被你关闭了。或者说,小小的垄断。

当然,在这个互联网社会能做到这一点非常难。但如果你用这个目标来给自己提要求。你大概率是能把事情做好的,是可以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的。

你要做的事情是,把自己变成一根针,一针下去能扎出血来。才行。你看,蚊子虽小,还是能从你这个庞然大物身上吃上饭,凭什么?因为蚊子没想吃你一只胳膊,它就是在一个具体的点上做文章。

4.从小干起

最后,要说的是做一件事,要从小干起。或者说要遵循MVP模式(最小可行性产品)。

在和同学交流中,大家有一个疑虑。疑虑是,要想变成一个领域的专家,需要花很长时间,但是自己变现很捉急啊,这可咋整?

你总想着「终局」形态,又达不到,能不烦么。

不是说终局形态不应该想。而是,应该用「终局」给自己做方向指导,然后用「MVP」给自己铺路。

还用做摄影师举例子。假设你现在决定了要干给亲子照专业户。但是你现在是个纯小白,一点摄影经验都没有。那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少不了的,先去学习,先从给自己家人拍照干起。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学习,整理经验,反复锻炼。

然后,干出来你的MVP产品,在朋友圈、社交平台,发点自己的作品。你至少得向外界发出一些信号,告诉别人你在做什么事情。

你完全可以免费先给身边的朋友拍亲子照。你看,你的最小可行性产品,甚至不需要收费。你的目的在于,弄清楚拍亲子照需要做哪些准备,哪些地方风景好,哪些服装比较上相。

然后,当找你的人越来越多的时候,你可以试着收一点小钱了。这就是从一点小事做起来的过程。随着你的摄影技术、场景、角度、光圈、快门,化妆,这些点抓的越来越准,效果越来越好,你必然会摄影水平越来越高,越来越多人找你。

这样业务不就逐渐干起来了么。

所以,别想着一步到位。结合自己当前阶段的能力,能做点什么就做点什么。

丢掉那种「只有我具备xx能力了,我才能做xx」的思维,切换成「我现在有的能力是xx,所以现在我可以做xx」。

这样才能给自己搭台阶,往前走啊。

以上,是今天的分享。我们今天虽然聊的是,对于没钱没资源的普通人来说,怎么才能建立竞争优势,但其实我们也把这个话题进行了拓展,把具体应该怎么做的过程和大家讲清楚了。

希望今天的分享对你有所启发。

——————————————————我的训练营:这个训练营计划和当下流行的知识服务有着本质的区别。想实打实的进步,就要找到应用知识的途径,知识要「用起来」才有意义。真正有效的学习,时间应该用在频繁的探讨、交流和练习上,而不是听课。这个训练营拒绝被动听课,以「涨薪」或「个人变现」为目标,使用贴近实际的项目制练习为形式,通过1v1有针对性的指导达到学习目标。不在课程中教方法,而是在动手中教方法。重磅提升训练营:「光合作用训练营」我的课程:做课程的目的,总结有质量的知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让学习变得简单一点,当然,也是为了自己更好的学习。《学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一套人人都应该学的职业规划课》《学会「高效学习」》《这一次,彻底学会结构化思维》PS:在公号「张君学习圈」菜单栏可以直接找到这些课程。——————————————————自从很久前加入了教育公司,竟然自己真的爱上了学习。喜欢看书,经常想事儿,不总失眠,喜欢智慧,想站着挣钱。觉得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做点认知的总结,这事儿挺酷的。希望20年后,总结的这些知识不过时,对我女儿还有用。欢迎
1
查看完整版本: 想获得竞争优势把自己变成一根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