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imaging,SWI)是近年来新开发的磁共振对比增强成像技术,它最早由E.MackHaacke等于年发明,并于年申请专利,最初称作“高分辨率血氧水平依赖静脉成像”(highresolutionbloodoxygenationleveldependentvenographicimaging)。该技术早期主要应用于脑内小静脉的显示,近年来经过高场磁共振仪的应用及相关技术的不断改进,其临床应用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扩展。
SWI根据不同组织间的磁敏感性差异提供图像对比增强,它可以应用于所有对不同组织间或亚体素间磁化效应敏感的序列,但是为了凸显其在表现细小静脉及小出血方面的能力,SWI以T2*加权梯度回波序列作为序列基础。与T2*加权梯度回波序列不同的是,SWI采用高分辨率、三维完全流动补偿的梯度回波序列进行扫描,可同时获得强度图(magnitudeimage)和相位图(phaseimage)两组原始图像,二者成对出现,所对应的解剖位置完全一致。
SWI能够比常规梯度回波序列更敏感地显示出血,甚至是微小出血,在诊断脑外伤、脑肿瘤、脑血管畸形、脑血管病及某些神经变性病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及应用前景。
SWI低信号物质:
p含铁血*素沉积
p去氧血红蛋白
p铁蛋白沉积
p钙化
p其他金属物质
p空气
SWI的临床应用:
p出血的显示、钙化的鉴别
p隐匿性血管疾病的显示
pSturge-WeberSyndrome
p静脉梗死
p脑肿瘤内部结构的评估
p脑外伤及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评估
p铁沉积与相关神经变性疾病的评价
磁敏感血管征(SVS)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GRE或SWI序列上,大脑中动脉(MCA)走行范围内的低信号影,与责任血管闭塞的部分相对应,为学界所接受的预测血栓存在的影像学特征。
SWI-SVS形成的机制是:(1)急性血栓栓子形成时含有大量顺磁性的可引起磁敏感差异的脱氧血红蛋白使局部磁场发生改变而引起质子自旋的快速去相位,从而引起T2*-SWI上信号的丢失;(2)在血栓形成、回缩和纤维蛋白聚集过程中,闭塞动脉以远的血管内血流速度减慢、局部区域血流低灌注导致血管内去氧血红蛋白浓度的增加。
SVS阳性提示血栓为含有大量去氧血红蛋白的红细胞,质地较松软,与阻塞血管壁的结合不紧密,有利于进行溶栓或机械取栓术。
出血的显示、钙化的鉴别:
右侧基底节区,SWI是低信号,相位图是高信号中央点状的低信号,SWI和相位图为双黑,提示为出血,CT证实为出血。
CT示多发点状钙化,SWI低信号,相位图为高信号,一黑一白,提示为钙化,非出血。
脑出血MR信号演变:
SWI我们一般是看低信号,然而SWI也会高信号。
脑出血并非所有时期,仅有第2期和第4期在SWI为低信号。第3期SWI可能为高信号。
有人提出脑出血的SWI高信号为T1穿透效应(T1shinethrougheffect),与出血后细胞外的正铁血红蛋白有关。
长按识别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