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20日,世界权威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以原创医院手外科开展的“健侧颈神经根移位手术治疗脑卒中、脑瘫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研究成果。
有网友表示“看到华山发的这篇第一时间就想到肖氏反射弧,感觉是异曲同工之妙”。肖氏反射弧全称为“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是肖传国教授在世界上首次提出的神经学新概念,利用控制躯体运动的体神经与控制内脏感觉(膀胱、直肠感觉)的内脏神经相吻合,神经再生形成新的反射弧传出通路,用来解决大小便功能障碍。
“肖氏反射弧手术”对比“健侧颈神经根移位手术”相同之处:两者均是一种主动的、以人工(即手术)手段控制、重建神经通路的研究,在世界神经学科范围内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不同之处:肖氏反射弧手术是把两套神经反射弧系统(体神经系统与内脏神经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套新的神经反射弧系统;医院“健侧颈神经根移位手术”是把同一套神经系统(上肢运动系统)重新建立不同的神经通道,最终起作用的还是同一套神经反射弧系统。
另外,肖传国教授早在年便首次提出“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理论,历经小型动物试验(小白鼠)、中型动物试验(猫狗)、前期人体临床研究实验(医院),于年在美国《泌尿外科杂志》发表了对平顶山截瘫病人的研究论文。
如今,肖氏反射弧手术在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领域早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医院“健侧颈神经根移位手术”在临床应用推广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另两例成功重复肖氏反射弧理论和手术的最好例证第一例
在医院(医院),侯春林教授为截瘫病人做着原理相同的“腱-脊髓-膀胱”人工反射弧手术,现已通过上海市卫生主管部门批准并已临床应用多年。它和肖氏反射弧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通过神经吻合的方法,利用体反射重建新的膀胱反射弧,实现患者可控性排尿。因此,侯春林教授的“腱-脊髓-膀胱”人工反射弧手术就是独立第三方成功重复肖氏反射弧理论和手术的最好例证。侯春林教授主编的《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重建》一书提到,肖传国等人“提出了建立‘体神经-自主神经’人工膀胱反射弧这一全新概念,必将对膀胱功能重建领域的研究产生深远影响”。
第二例
在南京医院(医院),骨科教授曹晓建团队采用硬膜外吻合脊神经前后根重建排尿反射弧,不仅缩短了神经再生距离,同时减少打开硬脊膜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也降低了手术操作难度,使之更易于推广。他研究的方法实现了脊神经前后根的精准吻合,研究成果在《脊柱》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年2月,曹晓建和眭涛二人应邀在《中华实验外科杂志》上发表《肖氏反射弧研究进展》一文说,“肖氏反射弧是科学的,也是可行的。”这篇文章发表在该刊“中华医学会百年华诞纪念专栏”。所有这一切都是在肖氏反射弧基础上发展出来的,由此可见,“肖氏反射弧”是一个崭新的研究学科和领域,正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泌尿学教授格拉斯伯格所评价的那样:“肖氏反射弧手术”是泌尿外科手术的重大突破,也是中国人对西医领域的重大贡献。
年至年间,“肖氏反射弧”三度获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简称NIH)总额高达万美元的财*资助,被海外称为中国最有希望冲刺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的重大医学成果。
肖传国:我就是个医生所有的荣誉都将成为过去,对于一位科学家、一个医生来说,最大的褒奖莫过于自己发明的医学技术能拯救更多的苦难患者。肖传国教授不仅亲手写下“病有轻重,人无贵贱,救死扶伤,积德行善”医院院训,更是尽最大努力履行这十六字院训。在他的眼里,病人都是平等的,都是宝贵的生命,有句经常挂在他嘴边的话“能救一个是一个”,俨然已经成了口头禅。
医院一直作为中华少年儿童慈善基金会儿童紧急救助中心、北京天使妈妈慈善基金会、上海小希望之家慈善基金会、著名影星林青霞伉俪的香港言爱基金会等知名慈善机构医院,成功救助过开平李晓俊、河南小艳丽、河南小飞燕、四川*敏、藏族昂旺卓玛、河南张祥涛、河南陈锌等数十位贫困危重患者……
相信不久的将来,“肖氏反射弧”这项中国人发明的重大创新性医学成果将更为广泛的造福于全人类。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