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挛性斜视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针刀治疗痉挛性偏瘫
TUhjnbcbe - 2021/5/31 15:30:00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科学大讲堂 https://4001582233.114.qq.com/ndetail_5291.html

针刀治疗痉挛性偏瘫

1、什么是痉挛性偏瘫

脑卒中乃临床常见病,我国成年人中,卒中占据致残、致死病因的首位,有着极高的发病率,高致残、死亡以及复发率,与冠心病、癌症被并称为威胁人体健康的三大疾病。卒中可出现一侧肢体随意运动功能减弱或完全丧失,卒中后约有70%的患者存在运动功能障碍,卒中后的3~4周内可发生痉挛,首发卒中者痉挛的发生率在第1、3、6个月时分别为42.7%、63.7%、65.7%。痉挛性偏瘫是卒中后患者肢体功能受损的常见表现,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不便利。痉挛性偏瘫患者的患肢肌肉的张力增高,上肢出现了屈肌肌张力增高,下肢则主要为伸肌的肌紧张,是中风后比较难逆转的的病理改变,给患者的生活自理以及肢体功能带来了严重的不利。严重的痉挛可诱发各种并发症,如疼痛、转移困难、静脉栓塞、皮肤损伤、排痰困难等。若长期处于肌张力增高的失常状态,可造成肢体姿势的异常,导致永久性的关节挛缩而使患者终生残疾。

2、痉挛性偏瘫的危害

患者可出现穿衣、吃饭、如厕、行走、转移困难及平衡障碍,影响了个人卫生问题以及各种正常日常活动的进行。痉挛引发的肢体活动能力受限,可伴随出现肌肉的僵硬、疼痛、姿势异常、关节挛缩,阻碍着患者运动功恢复的潜能。同时,卒中的发生加重了患者的经济压力以及照顾人员的负担,有调查发现肌肉张力增加者的治疗费用是无痉挛者的4倍。由此导致的各种生活能力的受限、肢体外形上的改变以及治疗花费上的经济压力等多重因素,将进一步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因此,中风发生后应积极治疗肌痉挛避免出现肌张力的进一步增加,运动功能的损害,改善患者活动能力和自理能力。

3、痉挛性偏瘫的康复

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状态是中风后常见的后遗症,对其具体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明确,但是从现有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知道,造成痉挛状态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康复治疗方面,针对不同的因素,祖国医学和西医学有不同的治疗方法,西医学有康复训练技术、物理疗法、药物、手术治疗等。祖国医学则有针灸、推拿、中药、针刀等疗法。

4、针刀治疗痉挛性偏瘫疗效独特

针刀是朱汉章教授于年受医用注射针器的启发,融合针和手术刀而发明的一种新型医疗器械,即以针的理念刺入人体,在人体内又能发挥刀的切割、分离作用,并创造性提出针刀疗法。随着广大医务工作者对其广泛应用和不懈探索,不但使针刀疗法的适应证从骨伤科疾病扩展到内、外、妇、儿、五官、皮肤整形等科,而且还对许多常见病、疑难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和针刀治疗机制等提出了一系列符合临床实际的理论和见解,最终使其发展成为具有独特理论体系的新学科-针刀医学,即以传统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以针刀微创治疗为手段,研究疾病防治应用规律和科学原理的一门学科,针刀医学是中医现代化的成功范例。运用中西医康复理论指导针刀治疗中风后遗症,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有其独特疗效。

生活很甜好运连连

出诊时间:8:00am~12:00am

14:30pm~17:30pm

联系-

1
查看完整版本: 针刀治疗痉挛性偏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