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惠康
编辑
小楠
本篇文章个字,预计阅读时间15分钟
引言:《孙子兵法》提到“上兵伐谋……其下攻城”,是将计谋和战略放在最优先的地位的,而直接向对手的领地发动攻击则是下策。如果一家企业不去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不清楚对手能力,就冒冒失失地进入对方的业务领域与其进行竞争,是典型的下下之策。如果企业想要对竞争对手的优势和能力进行分析,从而为自身战略方向选择和规划做出参考,那么波特的竞争对手分析模型是一个不错的工具。
欢迎光临战略参谋小课堂~
战略参谋小课堂开讲啦......昨天我们给大家讲了如何通过“莱斯科特模型”来学习企业竞争决策的方法,今天我们开始,告诉大家通过“波特分析法”如何分析竞争对手的优势和能力,接下来,请集中注意力开始听讲哟...
波特竞争对手分析模型是什么管理学大师迈克尔·波特在年出版的《竞争战略》一书中,提出了竞争对手分析的框架,主要包括从未来目标、假设、当前战略、能力四个维度分析竞争对手,从而对其遭遇竞争时的反应有所预期,进而采取针对性的策略。
同时波特也提到,这样的分析框架不仅适用于针对竞争对手,同时也适合企业进行自我剖析,分析自身所处的地位和环境,以及理解竞争对手如何看待自己。
竞争对手分析模型分析什么
企业每天都在和竞争对手打交道,因此对其都有一定的了解,但如果需要进行深入的竞争对手分析,仅靠这些日常接触的信息是不够的,还需要系统地搜集、整理竞争对手信息,具体方法可以参考我们前一篇所讲的普莱斯科特模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竞争对手分析方法系列(一)》。
方法有了,那么究竟要搜集哪些信息呢?主要是从图中四角的四个方面展开。一般而言绝大多数企业对竞争对手的当前战略以及能力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图中左边两项则鲜有留意,这些因素也不像右边两项一样易于观察和搜集,因此这两项是企业进行竞争对手分析时需要特别留意的方向。
在此之前,首先要明确需要分析哪些竞争对手。与企业在当前构成直接竞争关系的竞争对手是必须分析的,此外还有一些潜在的可能进入行业的竞争对手,波特提供了以下几个标准来预测企业的潜在竞争对手:
1、虽不在行业内,但却能轻松克服进入壁垒、无须承担过高成本的企业;
2、进入行业后能产生明显协同效应的企业;
3、在行业内竞争能够拓展公司战略的企业;
4、可能实现后向一体化或者前向一体化的企业客户或者供应商。
这四项标准可以作为一个参考,但更具体和深入的潜在竞争对手判别方法还需要更系统的分析框架,这就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了。
怎么分析竞争对手的四个维度
首先是未来目标。虽然一般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