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7亿阅读,7.6万讨论......今天热搜第一,属于所有打工人!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多位委员纷纷发声反对超时加班,更有委员建议:对工作制进行监管——
希望像重视治理欠薪一样,重视解决超时加班问题。
95后女员工深夜下班回家路上猝死;外卖骑手送外卖途中猝死;29岁的网红“泡泡龙”因长时间高强度工作不幸离世;上海白领体检异常率99%.....
“”是违法的。近年来,因“”工作制猝死、积劳成疾的新闻案例并不少见,我们一方面过着“工作,生病ICU”的生活;另一方面,又很少听说过有企业因为“”而被处罚。
当下,“”已经逐渐常态化,可我们绝对不能让它“合法化”。因为加班不代表努力,不加班也不等于“混日子”。
强制,与奋斗无关。
01-没有加班,何必深圳?在深圳有一些定律,是打工人都知道的:
在深圳,末班的地铁,是拥挤的;凌晨的写字楼,是通明的;便利店的熟食,是24小时供应的。没有喝不完的酒,只有加不完的班。
记得在最近的采访中,有媒体对华为“”或“”情况向任正非表示质疑。任总表示:华为没有的说法,更没有,我们最基层的员工想多加一点班也不行,超过一定小时数以后原则上是不再给报酬的。
我赞同任总的说法。在我看来,深圳没有加班,因为深圳人已经习惯了不下班,是员工自愿加班的,公司可没规定要加班呀!
作为城市的打工人,我们都在努力往城市主人的身份蜕变。但不知不觉中,我们从“没有梦想,何必深圳”,变成了“没有加班,何必深圳”。
有越来越多人开始把“”当做是深圳人奋斗的象征——我今天加班到凌晨了,我要发条朋友圈告诉全世界,我就是这座城市最强打工人。
工作时长与成长幅度,下班时间与晋升速度,这些本没有直接联系的词,被强行划上了等号。在单位,你不加班或者是准时下班,仿佛就成了异类一样。甚至还有不少深圳企业,跟风实行“大小周”制度。
如果我有权利的话,一定会提名“大小周”工作制度为本世纪最伟大的制度发明之一,因为它真的提高了生产力。
byshenzhenweekly
说归说,闹归闹,唯一不可否认的是,加班是深圳的常态。
不管你是在强的大厂国企,还是在中小型创业公司;不管你是互联网白领,还是传统行业的工人;甚至,即便你是公务员、教师、医护人员等看起来光鲜亮丽的职业,也难逃加班的魔掌。
当然,我们并不是杜绝加班。如同两会委员们说的,紧急性突发性任务难免出现,但加班应该是偶发现象,不能形成常态。可是如今,加班现象在某些行业甚至普遍制度化和严重超时化,涉及人群广泛,对劳动者身心健康不利。
如果我有罪,请用法律惩罚我。而不是让我加班到凌晨4点的同时,还要在9点准时打卡。
02-要多少钱,才能买你?说起,深圳必然是绕不开的城市。但有一批人,讨伐的不是,而是无偿。他们说:
不给钱的,都是耍流氓。钱给够了,都可以商量。
看来,“”与奋斗无关,但与利益有关。
钱给够了,多少是够了?假设,先是有钱赚,就会有人争着愿意去。当普遍存在时,相对而言就没钱赚了。这时,劳动力就变得廉价了。如果都无法赚更多钱,普遍也是早晚的事。
在不断的内卷中,猝死犹如击鼓传花,每个人都认为自己不会是最后那一个。
前年,微时光采访过一个在腾讯干了8年的游戏研发人员。他曾告诉我们,当时只要游戏项目一启动,基本都要12点后回家,很多时候凌晨两三点才能回去。
“,都是最轻松的。”
那时候,他不是在上班,就是在上班的路上。他太太担心他会猝死,有时候下班太晚,就让他不用回家,在公司睡。
这样的家属,哪个老板不喜欢呢。
既然那么累,为什么不放弃呢?
我们以大名鼎鼎的科兴科学园为例,作为中国加班第一楼,这里10点到11点半,才是打车的高峰期。很多次11点左右下班,软件上显示:前面排队超过人....
但也就是在这里,年轻的程序员们薪水以超出同龄人几倍、几十倍的速度增长。每一年的年尾,百万年终奖的神话,又要从这里出发,在一线城市白领们中间刷几波嫉妒。
这里,似乎是离深圳梦最近的地方。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科斯在《变革中国》中感叹:中国人的勤奋,令世界汗颜和惊叹,甚至有一点恐怖。
03-年轻人不怕苦,但更惜命有人问,深圳人距离睡眠自由,还差多少钱?
但搞笑的是,作为最晚睡的城市,拿着百万年薪的深圳人,才是这里最没有睡眠自由的人。
我们都知道,再好的补品,再厉害的植发,也顶不住常年。但深圳人离“惜命”,差的不是一份体检报告,而是一张通知书。
年,在某狼性企业工作了十年后,cici决定离开。后来,cici向我们讲诉了一个故事:
年底到年初,她身边几个同事,先后都被查出来得了重疾或癌症,其中一个女孩跟她同岁,查出了淋巴癌。
有一天,她的直属领导从上午开始,就一直说喘不上气,他感觉是咽喉炎犯了,还让她帮忙买药。到了晚上,领导和别的部门开会时,已经难受得不行了,只好让同事送回住处。由于老婆孩子都不在深圳,医院。
同事离开后不大放心,医院时,就顺路进去找医生询问。听完简单讲完后,医生就说了一句:“医院,有多快就多快。“
医院,就被推进了手术室。是心梗,血管堵塞已经达到98%,医院当时就下了病危通知书。
如果那天同事没进去问医生那一嘴,没人知道会是什么结果。
没多久,公司另一位老大姐也递交了退休申请,她查出来得了脑瘤。
拒绝,是因为这一届深圳年轻人,真的不能吃苦了吗?不是的,是这一届深圳年轻人更“惜命”了。
今年《深圳经济特区健康条例》正式施行,其中明确用人单位要合理配合人力资源安排休息,加班太多将要被“强制休假”。
可惜的是,这不是劳动法规,更多是一种引导。
所以,有人调侃说:如果强制休假要是强制性的法律法规,而且在深圳施行的话,我就去自首了,因为我违法了。
在深圳,工作与生活的边界感越来越淡薄。与其说,高房价让现在很多深圳年轻人不婚或者不生,但无休止的超时加班,又何尝不是在一点点蚕食本该属于家庭生活的时间呢?
没有一个人,是喜欢的。但如今盛行,背后是企业失控、监管失序、工会失灵等众多问题。这些问题,仅有“呼吁”是不够的,也不是一时半会能根除的。
如果说,暂时的加班是无可避免的。那么,我们也请深圳人在上下班的路上,多看看这座开满鲜花的城市。要知道,我们的生活本就该像花一样,把日子过得美一点。
深圳人再忙碌,也要留一些诗意,存一些柔软。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人物均为化名。本文由深圳微时光编辑发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欢迎转发到朋友圈点个“在看”,让老板也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