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并不罕见。
可见于从青少年到老年的各个年龄段,
男性略多于女性。在65岁以上的人群中,
患病率为1.7%。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一比例逐渐增高。
目前全球估计有帕金森病患者万。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中国可能成为帕金森病人口的世界第一大国。如此众多的患病人口,为家庭和社会带来的负担是难以想象的。当前第一要务就是要提高公众对帕金森病的识别能力。
Pakinson帕金森年英国医生
JamesParkinson
首先对此病进行了
详细的描述。
年前,JamesParkinson在自己住所楼上观察到了几个邻居肢体抖动、
走路姿势前倾、动作缓慢,这让他意识到了这种新的疾病。当年JamesParkinson医生观察到的主要运动症状,仍是今天我们诊断帕金森病的门槛。
帕金森病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同时患者可伴有抑郁、便秘和睡眠障碍等非运动症状。
帕金森病是由于黑质(位于脑干的富含黑色素细胞的核团)发生病变,无法正常分泌多巴胺而导致的。
其中动作缓慢是最关键的表现,患者可以感觉到刷牙、打鸡蛋、擀饺子皮等精细动作不灵活,走路时手臂不会自如摆动,写字变小,表情变得平淡等。很多患者会出现手的颤抖,术语称为震颤,但这并非是所有帕金森病患者必备的特点。
有些患者就仅有肢体的僵硬感,没有震颤,被称为非震颤型帕金森。随着病程的进展,患者逐渐会出现走路不稳,容易摔倒,最终不能独立行走,需要依靠轮椅或卧床。在没有发现左旋多巴之前,患者的症状发展迅速,极为痛苦。
帕金森病是一个慢性病,多数患者的病程都在十年以上,需要终生治疗。由于症状缓慢加重,目前没有彻底治愈的办法,因此治疗的目标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主。为此,治疗的办法也需要从多角度考虑,包括药物、手术、功能康复、心理、营养等,经常需要多学科的共同参与。
到底有没有一种对策能弥补传统疗法的不足,或者说是更直接的作用于神经系统的重建上,一直是科学医学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