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挛性斜视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藏医的脉诊就是这么讲究
TUhjnbcbe - 2022/6/12 22:38:00
        

脉诊,是藏医诊断中重要而有特色的方法老祖宗一。有个流传的故事,一下子把藏医的脉诊与我们知的脉诊区别开来。藏王赤松德赞为考验从四方重金礼聘而来的9位御医的医术,而藏王有病躲在宫中。智慧的藏王传下一道奇特的御旨说:“你们都是名医,直接切脉不算稀奇,现在你们通过栓在我手上引线强弱来诊脉。”往下发生的情节则富有戏剧性,充分表现出藏族人的幽默和智慧。藏王令人将拴在猫爪上的绳子,递给站在宫门外的9名御医。御医们逐一按要求摸了一会儿引绳,都在心里嘀咕道:是藏王病情危急行将去世?还是我们自己的医术失灵?不管怎样说,摸到的脉象,轻按则迟缓,实按似坚冰,实在很像一种最小的食肉野兽—猫的脉象。之后,藏王又第二次令人将绳子拴在公鸡的爪子上,请御医们再行切脉。御医们摸了一会儿后,互相商量说:脉象轻按则颤抖,实按则尖锐,倒很像是一种家禽—鸡的脉搏。第三次,藏王命人将绳子拴在石磨盘之上。而御医们摸过此脉之后又说:脉象轻按则深沉,实按则极坚,好像石头一般??通过反复数次考验,御医们毫无差错,权高位重的赤松德赞被御医们高深的脉诊术折服,兴奋得当场写下赞美的诗句。

藏医的诊断方法不仅只有脉诊,它主要包括望、触、问三诊。望诊是察看病人的体型、肤色等外在的体征,其中尿与舌是重点观察对象;触诊是触摸全身的寒热,皮肤的润燥、凸起等,切脉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问诊即询问病因、患病的时间、患病部位、症状等。一般来说,对一种疾病的诊断,必须综合运用各种诊断方法,全面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藏医脉诊要求患者在脉诊的前一天禁食酒肉等难消化或性温、性凉的饮食,保持良好的起居饮食习惯和情绪,脉诊时间选在朝阳初露时,脉诊时患者不要讲话,不要突然闭气,以免影响脉搏。

藏医讲脉象与季节的关系,就是根据人体与自然界生物生长规律互相配合及和揩共生的现象。大宇宙,小人体;小宇宙,小人体。人体也和春夏秋冬四季轮回相对应,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完全融合在藏医学的理论和方法中。由于脉直接与宇宙之气相关联,藏医便能够通过切脉来说明身心健康协调或失调。如果以四季作比喻,在寂静无声的脉象中其实存在着一幅美妙的图景:春天,大地回春,生命复苏,它与肝脏和胆腑相应,脉象显紧(中医称之类弦),其声如飞翔的云雀鸣叫;夏天,雨水充沛,万物繁茂,它与心脏和小肠相应,脉象旺盛粗壮而脉势悠长(中医称之为洪),其声如在低空中游弋的杜鹃鸟鸣叫;秋天,万物成熟,果实累累,它与肺脏和大肠相应,脉象跳动短促而粗壮,其声如翱翔着的红头鸟鸣叫;冬天,寒风凛冽,大地冻结,它与肾脏和膀胱相联,脉象搏动迟缓而柔和,其声如展翅高飞的草蝥鸟呜叫。

藏医诊脉的部位,与中医相似,但略有差异。中医诊脉以腕后桡骨头茎突出处为“关”,关之掌侧为“寸”,关之肘侧为“尺”,三个部位顺序以食指、中指、无名指按寸关尺。藏医诊脉也有冲、甘、恰之分,也用食、中、无名三个指头分别按诊冲、甘、恰三部,但藏医的寸,位于腕后第一横纹一寸之处,藏医以大姆指末节的长度为一寸。因此,藏医的诊脉部位较中医略偏向肘窝部,这是二者差异所在。另外,中医是先诊一侧之后,再诊另一侧之脉,藏医有时同时以左右双手诊患者双侧之脉。对于危重病人的生死预后,藏医在足背部的跌阳脉诊断,因为足脉与心脏距离最远,临死前脉先从边远之处收束。藏医按脉轻重,与汉族医学也有不同之处。汉族中医诊脉时,三指同时用力,分浮、中、沉三种力量切脉,藏医虽也有轻、中、重之分,但却是指候冲脉处应轻按,候甘脉处应中按,而候恰脉处则需重按。藏医认为,脉象可以反映人体脏腑的状态。就性别而言,藏医诊男性之脉以其左手之脉为准,用医生右手三指诊切;女性患者则用右手就诊,医生以左手三指切脉。再诊另一只手的脉作为参考。

人体正常脉象有阴脉、阳脉、中性脉三种。阳脉的脉势粗壮而搏动缓慢,阴脉的脉象细而搏动迅速,中性脉流长而光滑,柔和而不疾骤。在诊脉之初,医生必须首先辨明患者脉象正常时是属阳、属阴或是中性。一般来说,女子多为阴脉,男子多为阳脉,而中性脉则男女性均可见到。所以必须详加考察,先辨清平脉,才能分清病脉。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痉挛性斜颈,“我”该拿你怎么办?

痉挛性斜颈早治疗和晚治疗的区别你懂吗

先天性斜颈的最佳治疗时间?

痉挛性斜颈的日常护理,学会很简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藏医的脉诊就是这么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