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网络)
*
*
在妈妈的肚子里舒舒服服躺了10个月后,浩浩出生了,全家人每天开开心心地围着浩浩,精心照顾他,看着浩浩一点一滴地成长。
*
*
浩浩满月后不久,浩浩妈妈发现他总是把自己的头部习惯性的往一边偏,于是摸了下浩浩的脖子,摸到了一个硬硬的团块。这下,浩浩妈妈紧张了,赶医院。医生给安排做了B超检查,超声诊断考虑为“右侧胸锁乳突肌局部增厚(肌性斜颈)”。
斜视很多人都听说过,但是斜颈可能很多人没接触过也没见到过。其实这个病的发病率并不低,新生儿患先天性斜颈的发生率为0.3%-0.5%。这个病虽然不致命,但是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导致斜视、面部畸形、体态改变等一系列问题。
?小儿推拿来帮忙?对于“右侧胸锁乳突肌局部增厚(肌性斜颈)”这个病,浩浩妈妈完全摸不着头脑。后来多方打听、经人介绍,浩浩妈妈来到我院儿科门诊。“小儿肌性斜颈诊断明确后,可以采用小儿推拿来治疗。推拿治疗斜颈,进行的越早效果越好。”我院儿科的李苏曼主治中医师详细地给浩浩妈妈解释着,“小儿斜颈病程比较长,家长要积极配合,在家也要做适当的护理以配合整个治疗。”
针对浩浩的斜颈类型,李苏曼主治中医师采用了以“按揉、拿捏、牵拉、扳转”为主的方法。每周小儿推拿1-2次,每次10-15分钟,同时嘱咐浩浩的妈妈在家的日常生活中(比如喂奶、怀抱、给玩具玩耍等),要采用与斜颈相反的方向,以帮助其纠正斜颈。
随着治疗的次数越来越多,浩浩的包块逐渐小了下去,头颈部的活动灵活自如起来,在浩浩8个月左右的时候,复查B超发现包块完全消失了。
什么是小儿肌性斜颈?小儿肌性斜颈是由于一侧胸锁乳突肌的纤维性挛缩,导致患儿头向患侧歪斜、前倾,颜面旋向健侧的一种常见疾病。本病属中医“筋结”“筋挛”。本病多发现于出生后2周左右。
小儿肌性斜颈的发病原因是什么?导致小儿肌性斜颈的原因很多,多数认为与损伤有关,在分娩时一侧胸锁乳突肌因受产道或者产钳挤压受伤出血,血肿机化形成挛缩;有部分认为是缺血性改变引起,因分娩时胎儿头位不正,阻碍一侧胸锁乳突肌血运供给,引起该肌缺血性改变所致;还有部分认为是先天所致,孕妇在孕期久坐少动,胎儿在子宫内头部向一侧偏斜所致,而与生产过程无关。此外,还有胚胎期发育异常的说法。
若不及时治疗会产生哪些后果?小儿肌性斜颈若早期得不到合理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畸形将逐渐加重,并严重影响外观形象,将对患儿的心理以及未来生活造成影响。目前随着人们对外表的美观意识的增强,小儿斜颈已经引起了不少家长的重视。
医生提醒
李苏曼医生提醒,不论何种因素所致,小儿肌性斜颈一旦确诊,一定要及时治疗,小儿推拿会取得良好的疗效,进行得越早效果越好。同时需要家长以及患儿在日常生活中的配合,特别需要家长的耐心和细心。因该病的疗程往往比较长,家长在平时要注意纠正患儿不正确的姿势,睡卧时可在患儿的头部两侧,各放置一个沙袋,以固定头部正确姿势。
早期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准确且有效的诊断可以让患儿在最佳的治疗时机内得到相对有效的治疗。
(图为李苏曼医生为患儿进行捏脊推拿疗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